12月27日上午,中国临港新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中国南京地区(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临港发展建设管理委员会举行。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朱,南京市委委员、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出席活动。
活动期间,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与共建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探索制度创新、培育产业地标、共享创新高峰、整合金融服务、数据互联和干部交流等六个方面加强合作。
会前,韩立明一行参观了临港新区科技城展览馆,并参观了临港新区规划沙盘。临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临港新区开发建设的总体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相关政策。
会上,朱、分别介绍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和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的情况。
南京区充分发挥国家新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的重叠优势,加强制度创新,聚焦重点产业,优化商业环境,实现多方联动,出台“1+9”政策框架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体系。经过3-5年的改革和探索,我们努力建设贸易便利化、服务体系健全化、金融创新功能突出化、监管高效便捷化、法律环境规范化。
探索“制度创新”
进一步推进两地协同开放创新,以临港新区为导向,充分发挥南京地区优势,创造双方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后监管、人才管理、制度机制等领域高标准的改革创新成果,加强制度创新的互学互鉴,建立制度创新的复制和推广工作机制,共同推广可在全国推广的改革经验。借鉴“一网管理”、“一次不跑”、“2330”一体化改革经验,研究优化两地自贸试验区政府服务“一网管理”模式。
培育“工业地标”
以临港四大主导产业和江北新区“双城一中心”产业为重点,共同研究推进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的开放,探索“一照多址”、“一证多址”的备案管理。推动双方产业平台和重点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充分发挥TSMC、特斯拉等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共同打造一批以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具有世界一流影响力的标志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临港集团工业园区的运营优势,支持临港集团与新区产业平台建立合资企业,参与江北新区工业园区投资运营,分享园区发展红利。
分享“创新高峰”
整合双方科技、教育等创新资源,探索跨区域“大学联盟”建设,共同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共同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整合发展,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探索两地高层次人才与高新技术企业互认机制,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努力打造一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依托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平台优势,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贸易领域的跨区域合作,探索知识产权案件跨区域、跨境合作机制。
加强金融服务一体化
聚焦离岸金融、绿色金融等前沿领域,充分发挥两地金融市场和金融资源优势,坚持协调发展、错位竞争,共同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新金融中心。建立和完善科技企业上市区域协调机制,依托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的其他服务平台,推动两地合格企业上市融资。依托两地优势资源,积极深化商品现货和期货交易平台建设合作,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加强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共同建设基于新技术的数字金融试点应用。
促进“数据互联”
加快两地自由贸易试验区电子口岸系统对接,逐步实现口岸物流数据互联互通;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据互联合作机制,推进“单一窗口”平台对接,实现通关统计共享。依托临港新区国际数据港和江北新区国家卫生医疗大数据中心,推进两地工业、贸易、金融、卫生等领域的数据共享,共同开展风险预警、过程定向监测和事后数据分析。
加强“干部交流”
结合两地知名大学和智库,提高自贸试验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共同举办自由贸易试验区论坛,促进两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交流,推动重大专项合作研究和规划。支持干部相互交流、考察交流、在职培训等方式,共同提高双方干部素质。扩展阅读
临港新区在自贸试验区实施多种开放创新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实现投资运营便利、货物出入境自由、资金流动便捷、交通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通行、新区与海外信息快速沟通。到2035年,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经济特区,形成更加成熟和定型的体系,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为中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编者:纪爱玲
标题:南京江北新区与临港携手打造新的自由贸易核心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