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的贺兰山蜿蜒曲折,黄河滚滚流淌。
在贺兰山脚下,有一个像嘴一样突出的山尖。这座靠近山川的城市名叫石嘴山。
新中国已经辉煌了70年。宁夏人民不会忘记这个位于中国西北的老工业城市,它曾经生产了第一批吨煤、钢铁。岁月是多愁善感和无情的。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和几十年的粗放经营,石嘴山不仅被列入了国内环境整治的“黑名单”,还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困境。
过去十年左右,国内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生态环境脆弱,10万名煤矿下岗工人急需安置...一轮又一轮的改革,一场又一场的转型升级之战,石嘴山可谓任重道远。
如果这个城市很古老呢?“振奋精神,奋发图强,走转型发展之路,从优质发展中受益!”石嘴山市委书记王文玉语气坚定。他建议仔细看看。这个资源枯竭的城市只有转型才有出路,只有决心改革才能焕发生机,只有铺筑绿色才能实现发展。
一个“转”字变成了天空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长子是靠煤炭建设和繁荣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建设,也摆脱不了“煤炭衰落”的尴尬局面。
转,只转。全面转型别无选择。“作为西北的老工业基地,企业转型已经进行了多年。一方面,如何转而变成什么样的企业是不能考虑的;另一方面,政府的推动作用无法实现。”。石嘴山市市长李玉华坦言。因此,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差异化”改造。
转型,旨在改造传统产业。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的通病是重的太重,轻的太轻。但是如果它们不“重”,它们将全部被移除,并且它们将全部被踢出。宁夏盛宴集团是生长在石嘴山“故乡”的“参天大树”。
整洁的道路,花草环绕的工厂,一尘不染的车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是中国最大的硅锰合金生产企业,年产值超过80亿元。宁夏盛宴工业集团董事长杨斌幽默地表示:“没有锰,就不能生产钢铁,国民经济也不能像我们一样。”。杨总表示,2009年,过去10年,传统的煤炭企业煤炭销售继续实施转型升级,重组了47家分散的中小企业,吸纳了近2000名下岗职工;累计300多亿元开展废水、废渣、废气循环经济改造;除了从美国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外,还与中国钢铁联合研究所常年联合开发,实现国内领先技术;最后,企业生产的中碳锰铁和低碳锰铁畅销国内30多家重点钢铁企业...
变革,“击败并竞争”一流的标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相继颁布了《石嘴山市工业企业标杆检查验收办法》,明确了铁合金、电石、碳化硅、活性炭等13个行业的标杆指标考核体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孙伟表示:“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市涌现出了数十家绿色工厂和数字作坊,涌现出了一大批现代科技和绿色生产企业,如威尔铸造、马赛水泥、滨江碳化硅和济源冶金。”。
然后,编制现代“投资地图”。在中国西北部的内陆小城市,吸引投资已成为一件难事。目前在这个简单的问题上有一个新的“瓶颈”。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常桂生说:“过去几年,我们经常不加区别地去吸引投资。由于缺乏顶层设计,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自然没有条理。”。近年来,石嘴山市根据现有支柱产业的产品上下游分布、生产能力和市场分布,编制了延伸、补充和强化产业链的“招商图”,旨在对长三角实施精准招商。仅今年1-8月,全市共实施投资项目185个,计划投资261.22亿元,累计到位资金139.34亿元,同比增长63.6%。
一个“绿色”的词会使海洋变得绿色
秋天临近贺兰山,山青水秀,山下碧波荡漾,北武当河岸迷人。近年来,媒体竞相报道,今天的石嘴山“煤城”已成为一座“美丽”的城市,戈壁已成为一片绿洲,滩涂现在是一片花海...
一句话,旧的“傻大黑粗”,现在变成了“绿”字。作为一个资源(煤炭)枯竭型城市,最难突破的瓶颈是生态,石嘴山近年来最大的效益就是生态。俗话说,不劳无获。你知道石嘴山是怎么给“绿色”这个词付钱的吗?有人说这是一种高度重视和责任感;有人说这是科学规划,愿意花钱。这些是答案,不是答案。
过去是“绿色”和“绿色”,但现在有必要把“绿色”变成“海洋”。如何像扶贫一样,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是从绿到深“最难啃的骨头”。
石嘴山生态综合整治办公室主任张建华·侃侃。“五年前,种花、种草、疏通污水,没有什么伤到骨头。在这两年里,生态改善的目标被确定下来:保卫父山(贺兰山)和保护母亲河。天哪,我不知道要搬多少家公司的奶酪!"
守卫母亲河,用铁拳攻击。宁夏有13条入黄河的渠道,其中3条在石嘴山,黄河的污水不达标问题在石嘴山。为了确保71.9公里长的黄河的排放达到标准,在过去的三年里,该市已经拆除了几十个烟囱,并关闭了近100个分散和污染的山区小企业。数十家排放废渣和废水的企业都启动了循环经济基础设施,投资额从数千万到数亿不等。
捍卫圣父山,“折断你的手腕”。到2016年底,多年无序开采已经在贺兰山造成了许多坑洞。2017年和2018年,仅两年就关闭了118个煤矿、洗煤厂和储煤场,共拆除55万平方米建筑和4.8万套机械设备;总投资19.8亿元,实施“一线两沟多片”生态修复工程,人工造林3.5万亩,整治面积6.2万亩,植树3万株。
不要让贺兰山“哭泣”,不要让母亲河“流泪”,这似乎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事实上,石嘴山还有一个生态治理的“死角”和“盲区”——百万亩盐碱地的整治和利用。
想看看300英亩的花海吗?离星海湖南缘不远的地方,曾经是一个大盐池,现在变得美丽了!盐碱坑会变成花吗?演讲者不是故意的,但是当他开车去“花海”时,它真的很美。
“如今,生态管理项目不仅需要‘断腕’的决心和‘铁血’的手段,还需要科学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宁夏宁苗生态园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根民充满信心。什么是科学方法?我总是说话。“先治病”。由于盐碱地地下水位太高,盐碱地随波逐流,采用“挖低填高”的方法在低洼处形成湖泊,高的地方可以作为种植区;在“行”之后。用“明沟暗管”稀释盐碱;第三,放沙,即选择周围的排沙铺在表层,增加土壤的渗透性;最后,有机肥的有效应用。然后,余根民花了半个多小时解释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将“绿色”变成“美丽”,然后将“美丽”变成“丰富”。
的确,石嘴山的现代生态建设已经走上了追求“绿色”、改变“美”、“美”和“财富”的科学道路。经过多年整治和恢复,全市沙漠面积12.7平方公里,湿地面积415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10.8亿立方米。以胡莎为核心区域的石嘴山,连接了城市中的众多生态景区,将山、沙、水、芦苇、鸟类的五景园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独立而美丽的景观,成为集风光、观光、体育竞赛、疗养、避暑度假于一体的西北景区。
为什么“绿色”变成了“海洋”?如今,生态与旅游的结合在这里蓬勃发展。北乌当江生态新区不仅游客众多,而且“工业遗址观光体验游”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绿皮列车”在这里看到了古老的三线,感受到了燃烧多年的激情。
一个“变”字变成了一条活水
自从“立户之本”的煤炭资源枯竭后,石嘴山多年来一直在转型升级和生态建设两个“战场”上苦苦挣扎,但这座城市仍然有一支“魔笔”,那就是农村相关机制的改革。
“我市平罗县的农村体制改革最初被认定为国家试点,后来其作用和效果走在了前列。近年来,许多农村体制改革在全国发挥了主导作用,”石嘴山市农业和农村局副局长刘玉红说。
平罗县人大副主任、县农业改革办公室主任顾子君说:“农民最大的切身利益是土地。随着中国农业和农村改革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关心房子前面的土地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处。”。
顾子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尽管土地是集体所有,但农民是否有权经营?你能像一个城市人拥有的房地产执照一样,手里拿着一个“证书”吗?因此,2015年,平罗县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即土地确权发证、集体荒地管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流转经营权。第二,农民想从集体土地的公益和福利中获得一些权益。我该怎么办?因此,自2017年以来,农村体制改革已经实施,包括详细的土地所有权关系和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土地征用的“三块地”。
顾子君接着介绍说,要解决多年来农村事业单位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就要改革;要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就要改革。今年,平罗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农村土地有偿使用、新的有偿征用、政府补贴转移、全面审批等。顾梓俊说:“到目前为止,全县98%的农民已经取得了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转让土地42万亩,抵押贷款12.6亿元。”。
也许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尝到了甜头。近年来,石嘴山的改革遇到了发展瓶颈,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改变,在运行中也有羁绊需要改变。
市县三个工业园区的“整合”改革、智慧教育的“扩点改面”改革、医疗保健的“夯实基础、夯实基础”改革、构建“1+4+N”养老服务模式改革等。一个“改变”将会过去,一个“改变”将会存在。
资源枯竭导致工业经济衰退多年。石嘴山人没有懈怠,没有犹豫,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转型升级不会放松。奋斗者终于看到了彩虹,这座“老”城市终于实现了一个惊人的转变:今年连续三个季度,石嘴山的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领先宁夏,这不是偶然的。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客户)
编辑:张静文
标题:石嘴山:一个资源枯竭城市的惊人转变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