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4字,读完约3分钟
俗话说,种梧桐树生凤凰。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在14日至15日于深圳举行的第17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如何更好地吸引国际人才,为创新和创业创造理想的栖息地,是代表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大约一半的美国硅谷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是亚洲人。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国际化程度还有很大差距。深圳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要建设一个世界级的国际湾区,必须国际化,吸引大量国际人才,以弥补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缺口。
在一个开放和灵活的体系中,更加强调人才的自由流动和创新知识的共享是硅谷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硅谷,技术人员可以在员工和企业家的身份之间自由切换。
他今天可能是公司员工,明天出去创业,如果失败了就回到公司,然后出去创业。一旦生意成功,他可能还会投资其他初创企业。比如,洪为民说,容错和对失败的容忍是硅谷创新文化的重要内容。
什么样的环境对国际人才更有吸引力?洪为民认为,薪酬和安置等硬措施很重要,以包容和多元文化氛围为代表的软环境也不可或缺。软环境反映在一些日常细节中,例如,上海地铁的英文标志非常详细。
如何优化人才生态,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人才来中国工作,也是中国国际技术情报合作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晓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人才国际化的管理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人才生态的重要性。王晓梅指出,人才集聚效应和持久吸引力的形成越来越依赖于政策环境、产业空空间、文化认同、人居环境和人力资源服务等综合生态因素。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高层次国际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近年来,中国通过更加务实的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放宽了外国人才在华签证和居留的条件,简化了手续。中国许多城市也大力推行科技创新政策,吸引国际人才进行创新和创业。
与此同时,空在构建和优化人才生态、促进国际人才流动方面还有待提高。王晓梅指出,目前,国内的出入境管理体制仍有较高的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人才流动。人才签证制度受到国际高层次人才和国内用人单位的欢迎,但外国人才申请居住证等出入境手续的门槛仍然很高。
同时,医疗、教育、就业等相关配套服务有待改善。以医疗为例,在华工作的海外专家可能会遇到语言障碍、病历、医疗结算、医疗保险索赔等一系列问题。王晓梅认为,国际人才流动的综合配套服务政策和措施不完善,专业服务机构和服务体系缺乏,是需要弥补的不足。
研究表明,人才竞争力强的经济体拥有积极、开放、稳定的人才政策,在吸引和留住全球人才方面,与其他经济体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越强越弱。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构建和优化人才生态,有效促进国际人才的流入,进而产生人才和智力&现状;溢出效应。王晓梅强调。
标题:吸引国际人才,硬措施软环境都要下功夫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