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1字,读完约3分钟
在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创新周(以下简称“双创周”)成都主会场外,碲化镉太阳能玻璃形成一面面积约30平方米的玻璃幕墙。这些玻璃还可以在弱光强度下发电,不再受晴天和阴天的限制,突破了传统太阳能发电的局限。这种由成都中国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的黑色工艺发电玻璃已于今年4月定量投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批量生产的碲化镉太阳能发电玻璃。
10月9日,由中国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程宏教授创办的布法罗机器人技术(成都)有限公司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截瘫患者独立起身站立,用拐杖引导佩戴者以20厘米左右的恒定距离行走。这座曾经出现在好莱坞电影《阿凡达》中的桥在成都变成了现实。
在同一个黑色科技日报展区,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技术有限公司带来了一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今年6月和7月,第一批10辆成都氢燃料电池客车在成都第一条氢燃料电池客车示范线&杜愚区试运行两个月。& hellip
放射性栓塞微球、新型激光电视和用于肝癌内部放射治疗的高通量基因分型系统等前沿黑色技术小组亮相。黑色科技日报展成为双创周成都主会场的最大亮点,让人感觉未来已经到来。
这是前几届全国双创周首次举办尖端黑色技术展览。
双重创造有助于高质量发展
打破象牙塔的围墙,通过创新和创业将高校科技成果推向市场,这种将城市创新的最大存量激活为创业的最大增量的探索,正在成都继续进行,是双重创新的升级版。
《西南交通大学九条》的颁布,开启了国内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率先探索了早确认、早分工、早共享的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截至今年7月,试点项目已扩展到全省20所高校,400多项科技成果成功分流和确认,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培育,带动社会投资100多亿元。
2017年,R&D在成都投资增长14.6%,每万人发明专利数增长18.8%,高新技术产值近1万亿元。同时,全市国家重大创新平台达到110个;规划围绕高校建设10个知识经济圈,带动高校、机构和社会资本投资10亿元以上;与知名大学、研究所和企业签订了227个项目,66个产业功能区实现了与国内外大学签订合同的全覆盖。& hellip成都打通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链条,构建了以高校、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行业、教育、科研合作、军民深度融合的城市创新体系。
电力支持稳步增加
7月2日,世界领先制药企业赛诺菲中国中西部运营创新中心和全球R&D运营中心落户成都高新区,这是世界500强制药企业第一个在成都直接投资运营的医药创新R&D中心和地区总部。R&D制药领域300名当地人才的招聘计划将有效地发掘和整合当地的R&D潜力。
基于国家对外开放和深入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大局,成都正在吸引更多的全球顶级R&D企业落户成都。目前,成都已入驻285家财富500强企业,与2017年相比,总数增加了4家。《财富》500强企业的登陆是一个风向标,它们选择哪个城市意味着全世界的投资者和企业家对哪个城市充满信心。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成都市科协副主席陈光说。
成都与全球创新资源紧密相连,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为建设充分体现新发展观的城市提供动力支撑。目前,成都已经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全球创新资源: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R&D(成都)中心、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苹果中国服务中心、美敦力医疗创新中心、世界医疗巨头、全球触摸产业。领先企业邺城科技全球R&D中心& HELIP& hellip
继续深化分销服务改革,整合32个证书,大幅缩短工商企业注册时限,全面实施网通一次创业。找出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和成都创业的痛点,不仅吸引了全世界的青睐和关注,也加速了地方创新和创业活力的释放。2017年,新增注册市场主体46.4万人,增长42%,新增科技企业2万家,新增就业近30万人。其中,新经济企业具有显著的爆发力,成为创新快车道上的佼佼者:新超传媒成为成都第一家独角兽企业,集美科技和医疗云科技认可的独角兽企业发展迅速,成都交通经济指数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
标题:高科技重塑“创新成都”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5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