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世界的目光聚焦陕西杨凌。中国陕西杨凌第26届农业高中在这里举行。这场以“科技”为主导的农业展会为今年注入了新的动能。10月22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现代农业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杨凌智能农业示范园区举行。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基地的正式开放为国际农业交流与发展搭建了合作平台,为联动发展搭建了“新桥”。
从“结合”入手,开创国际现代农业交流新模式
在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培训基地(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区)阳光智慧服务中心,一排排蔬菜静静地躺在橱柜里,没有阳光,也没有泥土。它们靠营养液和发光二极管照明生长,但它们是绿色的、新鲜的和有活力的。
阳光智慧服务中心对面,是一个3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位于基地中心。“无土栽培的无限生长番茄种植系统是我们棚里的一个亮点。我们的番茄基质是通过粉碎和发酵叶子生产的,完全无污染。这种西红柿未来将长到17-18米,一株大约能结40个耳朵,大约在一月份成熟。”智能温室的负责人王鹏波说。
“上海合作组织培训基地到处可见类似工厂化种植和无土栽培无限生长番茄种植系统的‘黑色技术’。”杨凌智能云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傅说。通过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的运行模式,将园区内温室采集的各种作物生长信息收集到智能服务中心,由智能服务中心根据数据分析,向各温室反馈指令,指导各温室的生产。“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科学和现代农业种植就像在温室里放一个‘芯片’。”付晓斌说。
立足“结合”,打造农业交流合作新平台
植物生长不需要人工操作,计算机可以随时监控和管理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肥料、温度和光气环境;秸秆、尾菜等废弃物可加工成有机肥进行二次利用;在同一个公园里可以看到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设施农业...结合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杨凌以“中国领先、世界一流”为目标,规划面积720亩,总投资4.6亿元。按照“一心五区”(即智能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智能农业展示区、休闲农业休闲区、高效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智能冷链物流区、生态肥料研发区)规划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现代农业培训基地,是推动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开辟国际现代农业交流新模式的积极示范。
“目前,园区已建成12个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温室和大跨度拱棚,配套1000多种农业技术,能够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差异化技术需求。一些温室和大跨度拱形大棚将在农业高中期间亮相。”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区办公室主任李说。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培训基地处处都是惊喜。培训基地还建立了AGV户外物流系统,构建了集收获、清洗、分拣、包装、仓储、配送和追溯为一体的智能冷链物流区,并应用三大产业整合模式规划建设了休闲农业和保健区。“从种植、生长、采摘到最终分配,植物都是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农业和科技的结合真的很棒!”正在智能温室里检查设备的杨师傅笑着说。
以“何”为笔勾勒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发展的同心圆
2014年7月以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届陕西省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研讨会在杨凌成功举行,杨凌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机遇造就成就,合作赢得未来。杨凌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农业高新区和唯一的农业特色自由贸易区,在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和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培训基地将设在杨凌,不仅可以利用杨凌示范区丰富的农业科教资源,还可以利用杨凌农业自由贸易区的独特功能,进一步加强陕西省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农业交流,促进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密切交流与合作。
作为新的国际农业人才培养基地,下一步,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培训基地将秉承“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共谋发展”的“上海精神”,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农业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未来农业发展需求,利用杨凌农业高技术协会的“东风”效应和影响力,搭建国际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示范和培训平台。(文字/地图整理魏)
责任:吉爱玲
标题: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现代农业培训基地正式开放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