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4字,读完约3分钟
3月15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这被认为是今年两会的一大亮点。这部法律自提交审议以来,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准入、促进、保护和管理……这部新法律着眼于建立外商投资的基本制度框架和规则,建立新时期中国外商投资法律体系的“四梁八柱”。
从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体制到无差别待遇和平等待遇的招商引资原则;从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到法治、国际化、便捷的商业环境,国内外舆论普遍对外资法给予高度评价。《外商投资法》的颁布,不仅意味着中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的根本变革,也向世界发出了三大信号。
首先,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到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相互竞争生成,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流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次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更加敞开。尝过开放甜头的中国人也深刻认识到,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可以说,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措施,包括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和减少对外资的限制,与其说是中国应对外部环境的权宜之计,不如说是中国根据自身发展经验做出的战略选择。
第二,中国对外开放积极有序。在中国这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任何改革措施都必须经过调查和科学论证,这意味着中国的开放措施往往不是一揽子实施的。去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公布了新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办法(负面清单)》(2018年版),修订了《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目前全国人大已批准外商投资。法,李克强总理也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今年将逐步减少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可以看出,在扩大引进外资方面,中国正在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稳步前进
最后,立法被用来为扩大开放保驾护航,标志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外商投资法》的颁布确立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市场主体可以在没有法律禁止的情况下进行,政府也不能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进行。《外商投资法》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外商拥有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去年,位于沈阳的新华晨宝马工厂是中国汽车行业第一个放宽持股比例限制的中外合资项目。地方政府在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资金保障、项目审批和国际公共服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今后,随着《外商投资法》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多的配套政策将有效保护外资权益,促进政府“分销服务”的改革。
前面的路不会一帆风顺,开放外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是要脚踏实地,一件接一件地做。但无论如何,中国的投资热点愿意真诚地拥抱世界,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标题:通过外商投资法 中国告诉世界这三件事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