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深秋,笔者第二次进入广西柳州市融水县安泰乡朱江村。走在群山环抱的苗寨就像走进世外桃源。远远望去,云朵在冒着热气,成千上万的岩石在争夺美丽,成千上万的山谷在争夺流动。在近景中,一幅具有特色农业产业和生态的新农村的画面正被直观地呈现出来。我看到村里泥泞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里的“四种两种养护”行业变得更大了,村民的砖瓦洋房建成了,村民的汽车开到他们家门口,路边的路灯亮了,村里的风格很文明,人们开怀大笑……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风景如画的朱江村四年前还是一个极度贫困的村庄。然而,正是新中国的脱贫大计,使朱江村与西北工业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桂北连片贫困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柳州市有348个贫困村,其中融水县占115个(三分之一),这些贫困村也是最偏远、生产力最弱的地方,安泰镇的朱江村就是其中之一。朱江村位于中国南方第三高峰元宝山的西麓。它管辖3个自然村,有389个家庭,1,496人,贫困率为42.6%。2015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战胜贫困的决定》正式发布。根据中央的安排,广西融水县和朱江村在同年年底成为西工大学的指定扶贫县和指定扶贫村。从此,西工人携起手来融化水和竹子,继续前进,用他们的心筑起爱的长城,手牵着手走进希望的彩虹。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在过去的四年里,西工大学任命、石、为村的“第一书记”。他们与驻地工作组、村“两委”和全体村民并肩战斗,谱写了一首又一首平凡而壮丽的歌曲。截至2018年底,朱江村贫困率由42.6%下降到2.25%,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97.39%,特色产业产值超过300万元,村集体经济由2016年的不足5000元增长到2018年的5万元,实现了全村脱贫,朱江村获得融水县“先进集体反贫困”称号。西工大学三位“第一秘书”的扶贫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他们被称为苗族乡扶贫“大雁”,其中石被授予柳州市“最美第一书记”称号。在脱贫致富的伟大战役中,西部工人与融水朱江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谓“汗水扶贫,真情暖苗”。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我是一名党员,当组织需要我时,我必须挺身而出。"

苗乡“大雁”如何脱贫?这需要从邱卫平开始,他是西工大学的第一位常驻“第一秘书”。

2015年12月,西工大学海事学院管理干部邱卫平被任命为朱江村“第一书记”。邱卫平,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已经有50多岁了。他为什么愿意承担扶贫工作?他说:“首先,我是一个有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接受过党组织的培训和教育。当组织需要我时,我必须站出来。其次,我在农村长大,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当党组织找到我谈话时,我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素有“九山半水半田”之称的朱江村,山高路长,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环境恶劣,是广西脱贫工作中的一大难题。选择与群众一起吃饭、生活和工作的邱卫平有许多困难。用他的话说,他必须首先“通过五个层次”,即思想层次、饮食层次、健康层次、身体层次和语言层次。

“因为我们在去融化水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无论路途有多远,无论条件有多苦,我们都必须冷静地面对这一切,这样就更容易传递思想。北方人从小就以面食为主,朱江农民不得不忍受一日三餐,这不是米粉或米饭。”邱卫平说。他住在农民住宅的旧木楼(吊脚楼)的三楼。一楼是牲畜圈(有猪、马、鸡、鸭等。),二楼是主人的住所。“当我第一次走近居民的房子时,猪和马圈的气味扑鼻而来,使我无法呼吸。南方有许多苍蝇和蚊子,蟑螂晚上睡觉时经常在枕头旁边游荡。由于缺乏锻炼,长时间坐在办公室里腿和脚会有关节炎,朱江村不得不加固山脊。”第一书记必须带头,和村民们一起采沙、打水泥”。朱江村是一个苗族、壮族的行政村。50岁以上的人几乎不会说普通话,所以很难相互交流。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如果要想在村安定下来并顺利开展工作,那以后的两位“第一书记”石和也得通过“五级”。幸运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只要头脑不衰退,道路总是更加艰难。”

2017年初,的一年任期届满,西工大学职能部门的干部石接受了组织的任命,毫不犹豫地前往千里之外的苗寨村,成为西工大学的第二任“第一书记”。

2018年深秋,笔者第一次来到村拜访石。《西北人》的三滴眼泪似乎烙在了作者的心里。

在村,石流了三次泪。“第一次是在马的家里,一个穷苦人家。我的祖母已经84岁了,她的妻子已经去世很多年了,她的儿子是残疾人,已经在外面生活了很多年。看到那个独居的老人正在吃发霉的粽子,我心疼得流下了眼泪。第二次是在村里的小学。我看见两个和我女儿一样大的孩子穿着成人服装在家里上学,我流下了眼泪。第三次,我的爱人来到村子里看我,体验我的生活。她说,“你真的不容易。”那一刻,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2018年8月,西工大学年轻的学术干部被组织任命提前进入村,与任期未满两年的史一起担任“第一书记”。

方圆在城市出生和长大,温柔优雅,一直在西工大学和学生打交道。农村环境和农村工作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我来之前,我的心真的很尴尬。当我第一次到达的时候,我正面临着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交给我的任务。我没有睡好,也没有吃好。”一年后的回忆仍然让方圆有些害羞。“但是当我从Xi来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当人们来到朱江村的时候,他们一定要带着西工大学的精神,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来讲述西工大学的故事。"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方圆说了他所做的。在西工大学第三任“一秘”方圆的领导下,朱江村实现了从扶贫到农村振兴的新跨越。

抓党建,做强五星产业,准确打造朱江发展模式

留在村子里的突破口在哪里?如何在朱江村的这张“白皮书”上画出最新最美丽的“图画”?如何做一个好的“第一秘书”,实施精准扶贫,让朱江村的人民永远过上好日子?.....这是“五关”后三位“一秘”的第一个想法。

他们靠在一双脚上,踏遍了村庄的各个角落、沟壑和山脊;他们深入田野和村民家中,了解村里的舆论和贫困的原因,并准确地查明当前的贫困状况;他们进行了高瞻远瞩的综合思考,提出了“旅游兴村、工业富民”的发展理念,科学制定了朱江村的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他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的努力和精确的政策,增强自身内在的“造血”功能,解决朱江村的发展困境。经过三年多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西工大学的扶贫模式逐步形成了“抓党建带路、抓队伍带路、抓行业促扶贫、抓民生、夯实基础”的模式。通过抓好党的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发展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措施,我们就能拔掉贫困人口的根,摘下贫困人口的帽子,团结起来,赢得扶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加快农村振兴。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党的建设领导和振兴组织。自2015年以来,“一秘”通过狠抓党支部建设(即党建与扶贫、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党建特色鲜明,建设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不断完善远程教育活动室、流动党校、户外党群活动基地平台,创新凝聚了“三位一体建设”的党建工作理念;利用“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富商潘、和外企村民当选为村支书、村支书,村里的“两委”进行了选拔和匹配;打造“党支部+党员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党建特色品牌。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现任“一秘”方圆说,“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基层党组织将成为宣传扶贫政策、落实扶贫任务、领导扶贫、团结动员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目前,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得到了上级党委和群众的广泛认可。2018年荣获“融水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9年荣获“自治区四星级党组织”荣誉称号和柳州市第一批“红旗村”。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党员带头提高队伍的战斗力。"由于黑木耳种植业的发展,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来增加收入."目前,村致富带头人潘创办了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一名党员,他不仅变得富有,而且还没有忘记“传承、帮助和照顾”。2018年,他积极动员39户贫困家庭的163人一起种植黑木耳,群众收入逐年增加,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朱江村形成了“6名村干部+6名后备人才+6名领导致富”的骨干队伍,群众信得过、能干、干得好的“头鹅”效果显著。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帮助志愿者帮助穷人,激发人们的内生动力。加强宣传,营造“主动摆脱贫困和荣耀,等待耻辱”的氛围;选择30名富有女性专家、十大好婆婆、扶贫示范户,强化激励导向;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建设第一个村级扶贫“爱心超市”,通过“以点换绩、以点换货”的形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和公益事业。通过支持志愿者的鼓励,朱江村97%以上的贫困家庭积极参与扶贫产业的发展。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工业已经完全覆盖,扶贫已经有了一个开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茶叶、灵芝、黑木耳、大米、黑山羊、河花鲤鱼等特色产业品牌。配合柳州兴智学校为养殖业提供技术支持,“四种两种支持”的传统产业显示出新的活力,成为朱江村脱贫工作的重要突破口。2018年,朱江村特色产业总产值超过300万元。西工大学帮助合作社设计产品包装,并扩大销售平台,如校园展览、网上购物中心、电视指南和校友购买。“常驻秘书的朋友圈帮助卖茶”是一个著名的故事。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在西北工业大学的帮助下,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养殖业,朱江村在2018年摆脱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我感到由衷的高兴。现在,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和解决农产品的地区限制问题,努力挖掘潜在用户,让更多的穷人直接受益。”村支部书记潘说。

关注民生夯实朱江农村发展基础。四年来,三位“一秘”积极协调西北工业大学和县级部门的支持,先后筹集1300多万元,实施了期待已久的两条网络化生产道路建设、道路硬化、街道照明和活动中心建设(包括医务室、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儿童之家、老年活动中心、健身角)。实际上,有30多个项目让村里的每个普通人受益。

打响脱贫攻坚战,开启农村振兴战略新时代

每年都一样,但三年后变化很大。虽然太阳还是一样,但朱江村在阳光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规范全新的组织定位,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保持村庄环境整洁,努力进取的村民,文明淳朴的村风...在苗族乡朱江村,有一个生动而令人满意的场景。

三年多来,西工大学一直在帮助朱江村。村里三位“第一书记”的扶贫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邱卫平的融水情怀”、“石的异乡扶贫”、“西北人的苗乡生活”、“第一书记以故乡为故乡”、“他帮助融水村悄然改变”...

“朱江村今天会有很大的变化。首先,我们必须感谢西北工业大学的无私援助。我们还要感谢西工大学给我们送来了三位优秀的秘书。他们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并激励着我们。”朱江村的贫困家庭潘顺祥真诚地说。

“秋书记和史书记去世后,我和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地送来了,每个人都不愿意离开他们。”两个告别的场景仍在眼前。当村党委书记潘说话时,他的眼睛又湿了。

“无论是邱、石还是方,他们都把村子当成主人,把村民当成亲人看待。他们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朱江村,他们与村里的贫困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朱江村“两个委员会”的成员对三位“一秘”表示感谢和支持。

"如果你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会把你举过头顶!"对于这句话,现任“第一书记”方圆回忆起从陌生到相识再到与朱江广大村干部相交的点滴。

“今年4月23日晚上,当我忙了一天的工作筋疲力尽地回到村委会大楼时,十多名村干部和村民正在等我。原来今天是我的生日。他们给了我一个简单而温馨的生日聚会。这是我在国外的第一个生日,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天晚上,方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下定决心,“我们一定要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一定要想办法为朱江村做些实事。"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如果你想致富,首先要修路."2019年,方圆最开心的事情是在朱江村建设两条网络化生产道路。一条是从大东江屯到夹竹屯的生产道路(全长约3公里),另一条是从大东江屯到河牛的生产道路(全长约12公里)。多年来,朱江村的人们一直期待着这两条生产路线,早在第一任书记邱卫平上任时,它们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三位“一秘”的呼吁和西工大学的不断协调,当地政府在2019年获得了近1400万元的修路资金,朱江人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从扶贫到农村振兴,我们必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脱帽不脱责任,脱帽不脱政策,脱帽不脱帮助,脱帽不脱监督’。我们必须为贫困地区的振兴制定前瞻性的计划。建设自主开发能力。”站在建设中的生产道路上,望着远方的方圆说。

2019年,方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庄大村组织了一个50万元的集体经济项目的申请,并成功获批。这笔钱将用于建设一个农产品初级加工中心,它不仅可以满足朱江村工业发展的需要,还可以为全乡县提供服务,从而推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方圆说。

为巩固扶贫成效,2019年在朱江村设立了新的“就业扶贫车间”,开展汽车发动机线束产品的初级加工生产,有6户贫困家庭参与,人均年收入近万元,实现了当地就业和扶贫。为了促进产品销售,方圆积极参与柳州建设银行组织的“一秘农产品专场展”,帮助朱江村农产品成功上线。《柳州日报》主办了“柳州老字号第一店”微博平台。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方圆积极协调西工大学科研部门的支持,在灵芝产品深加工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灵芝胶囊、灵芝润肤剂等产品已经开发出来。为了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方圆协同西工大学信息管理系成功将朱江村迁移到腾讯作为村平台。他个人的扶贫理论文章发表在《陕西日报》上,朱江村的工作也在《人民日报》和《柳州日报》上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启动脱贫攻坚战,开创农村振兴战略新时代。2019年,西北工业大学在朱江村发挥稳定扶贫示范作用,大力建设融水扶贫示范基地,帮助指定县引进资金3477万元,向指定县购买农产品290多万元,向指定县销售农产品480多万元。“西北工业大学将继续帮助朱江村修建道路和美化照明设施;搞好干部队伍建设,培养致富带头人;提高工业能源水平,优化工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包装设计,打造产品特色品牌;开发销售平台,确保贫困家庭收入稳定增长。”。

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努力工作可以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可以实现梦想。西工大学的三位“第一书记”在接力赛中奋力拼搏,与驻地工作组、村“两委”和全体村民一起奏响了苗族乡脱贫之歌,也为朱江村的农村振兴开启了一场精彩的游戏。

村里的三位“第一书记”、石、忠实地履行了共产党员的最初意图和使命。他们在融水县朱江村写的故事也是西工大学的故事。虽然他们的故事很普通,但却是赢得中国扶贫胜利的伟大征程中最感人的篇章。他们的故事将被苗族人民铭记在心,并代代相传。(吴)

编辑:张静文

31663857,。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2019-11-13 15:57:23,. 204433,.张静文

标题:西工大学第三任“第一书记”转述苗族乡扶贫之歌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