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3字,读完约5分钟

首批接受科技板块上市申请的企业名单公布,申请企业的质量备受市场关注。其中,一些公司被指控“过度包装”。业内人士认为,对拟上市企业的质量进行评估是注册制度的应有之义。

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科技股行情火爆,一级市场不可避免地会提高估值,一些企业将被打包上市,甚至一级和二级市场的估值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上下颠倒。投资者在未来参与科技股新股认购或二级市场投资时应进行独立估值,不应听从一级市场投资机构的意见而跟风。科技板块企业估值困难,传统估值体系面临重构,机构需要争夺投资和科研实力。只有客观准确的估值才能避免“高水平收购”。

聚焦科创板估值 机构比拼投研实力

清楚地看到公司的结构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关注第一批申请科技板块的企业的质量是好事,市场对企业的质量和定价进行评估是注册制度的作用。除个别公司与科技局的定位有些偏差外,第一批公司基本符合定位。

Pe人士小刘(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表示,在一级市场,科技板块上市公司的整体估值可能较高:首先,个别公司可能会打包报告,尤其是在初始阶段和成长型阶段。企业,他们的R&D支出,营业收入等。体积小,相对容易操作,有一定的包装可能性;第二,存在着相互估价的问题,即不同的项目法人用少量的资金投资于对方的项目,从而实现项目估价的相互提高,但实际上,估价一直被人为抬高。

聚焦科创板估值 机构比拼投研实力

对于企业“过度包装”的问题,资深投资银行家王认为,这种问题可能存在于企业上市和上市前阶段。因此,企业有必要接受会计师的审计和保荐机构的保荐,对申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发表意见并承担责任。“经过中介机构的检查,‘过度包装’的问题会得到很大缓解,但仍有可能无法完全消除,因此需要进行审查。”

聚焦科创板估值 机构比拼投研实力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香港证券交易所最近公布的2018年企业上市申请被拒的原因包括“无根据估值”和“打包上市”。

重构传统的评估体系

小刘认为,由于一级市场存在“包装报告”和“相互估值”的问题,一级市场部分区域的整体估值可能被人为抬高,有时高于二级市场,估值是上下颠倒的。

“现在还不是担心科技股一级和二级市场估值的时候。“华东地区的一位投资银行家张涛(化名)表示,从投行的角度来看,现在没有好的项目,保荐人很难解决一级市场估值过高的问题。”强势市场的价格更高。当市场不好的时候,它会卖得更便宜。如果你投资昂贵,你只能以泪洗面。“然而,张涛认为,在短期内,流动性是充足的,自然会有溢价。科技股上市后,二级市场的估值应该不会低于一级市场。

聚焦科创板估值 机构比拼投研实力

分析人士认为,科技板块将打破传统的市场价值计量标准,因为许多中小高科技企业都是轻资产企业,而财务报表并不反映作为其核心资产的技术资产的价值。科技板块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利润,这是衡量一个企业质量的唯一标准。此外,科技板块的战略定位和上市制度安排降低了“四新”企业的利润门槛,传统的市盈率估值体系面临失败,科技企业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存在“估值差异”。因此,创新评估体系可能是科技委员会成立之初的当务之急。

聚焦科创板估值 机构比拼投研实力

王认为,在自由交易和自负盈亏的前提下,一级市场的高估值是一种市场行为,没有人规定一级市场的投资者不应遭受损失。目前,问题不在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估值倒置,而在于一些投资机构在二级市场以较小的投资比例提高估值,误导投资者,以及投资者管理层只收取管理费而不对投资者负责的问题。为了避免损失,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必须认真研究公司并给予估值,而不能听从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而跟风。

聚焦科创板估值 机构比拼投研实力

强调理性参与

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在测试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实力。一家私募股权基金的总经理王强(化名)表示,对于参与科技股交易的机构来说,有必要对企业进行独立估值,而不是简单地对一级市场进行估值。

王强承认,科学技术委员会企业的估值比传统企业更困难,这是不同机构之间投资和研究实力的竞争。一方面,机构投资者需要真正了解科技板块企业的核心技术实力;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准确地评价科技板企业的盈利模式。实现这两点并不容易。事实上,目前a股市场上个别科技公司的核心技术水平不高,但仍然受到基金的青睐。

聚焦科创板估值 机构比拼投研实力

“如果你不能理解某个科技板企业,原因只有两个:要么你真的不清楚,要么你真的不理解这个企业;要么这个企业的结构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好。此时,除了加强研究,最安全的方法是不参与。”王强说。

一位私募股权研究员表示,在科技板块企业中,能够成长为超大型企业的企业比例不会很高。这意味着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许多企业无法带来高回报。如果退市,风险更高。因此,在合理的估值范围内购买,除了识别企业结构和发现有潜力的公司之外,获得一定的“安全缓冲”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科委的相关企业受基金欢迎且估值过高,则不参与;如果它的估值回落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它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被购买。至于持有科技股的板企业,如果市场估值明显偏高,而未来增长透支的企业,他们也应该选择抛售。

标题:聚焦科创板估值 机构比拼投研实力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4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