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8字,读完约4分钟

“‘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是这把钥匙上的第一个齿槽。中医大师孙光荣认为,防病治病的理念和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是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学术思想。

在接受《经济信息日报》记者采访时,孙光荣表示,中医药治疗疾病已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相关政策和计划的出台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体制不完善、专业人才匮乏的瓶颈有待突破,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主导作用。

孙光荣:中医“治未病”四大瓶颈待突破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作为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之一,“发展中医药保健和疾病预防服务”已写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同时,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中医药防病健康工程,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相结合,探索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相结合的中医药健康保障模式。拓展中医医院服务领域,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预防性服务。

孙光荣:中医“治未病”四大瓶颈待突破

“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圣人没有被治愈,他们被治疗没有混乱。”孙光荣介绍说,“治病”和“治乱”是同一个道理。“这种‘治疗’不是指简单的疾病‘治疗’,而是指全面的健康‘治理’。”这种做法的追求是“顺应自然”、“形神合一”、“和为贵”、“防病”、“阻断疾病传播”、“病后不复发”。

孙光荣:中医“治未病”四大瓶颈待突破

在孙光荣看来,“治未病”和“治未病”是中医与现代医学思维差异的重要体现。“传统中医注重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在观念上超越了现代医学的局限,现代医学只注重疫苗接种、消除和控制自然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据介绍,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和完善,“未病先治,未病先治,未病先治,未病先治,未病后治”的理论和技术体系逐渐形成,涵盖了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全过程。

发展预防服务,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防病治病、追求健康的实际需要,而且对扩大消费、吸纳就业、创新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孙光荣接着说道。他认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疾病中的主导作用,不仅是一个医学科学问题,也是国家、行业和人民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大力开展、积极推进和切实解决的一个重要的国计民生问题。

孙光荣:中医“治未病”四大瓶颈待突破

需要打破四个瓶颈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中医药服务,推广预防治疗作为普及中医药服务的重要途径,备受期待。

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公立中医医院开始设立预防治疗部门,医疗机构正在经历一个从重视治疗到预防与治疗并重的转变过程。但要实现最终目标,从具体实践来看,孙光荣认为“任重而道远”。在他看来,有四个瓶颈需要打破。

孙光荣:中医“治未病”四大瓶颈待突破

首先,目前的服务体系不完善。随着预防治疗部门的逐步普及,中医药预防治疗服务网络已经初步建立。“但是,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初级医疗机构等。没有提供治疗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工程只为老人和儿童每年开展两次中医护理服务。”孙光荣认为,这种“缺陷”影响了预防性服务的可用性。

孙光荣:中医“治未病”四大瓶颈待突破

二是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记者了解到,虽然中医保健从业人员众多,但中医保健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不系统,高层次人才和实用技能型人才短缺。

据报道,在一些高校中,中医养生课程最初只在硕士阶段开设。直到2017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办的首批新中医养生专业获得批准,该专业正式进入本科教育。此后,江西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也相继开设了该专业,但培养人才仍需时间。

孙光荣:中医“治未病”四大瓶颈待突破

第三,监管责任不明确。目前,社会办的中医保健机构是发挥防病功能的重要力量,但记者也注意到,一些休闲场所如美容美发、洗浴等现在都打着“中医保健”的招牌招徕生意。

孙光荣表示,这类机构在工商部门注册时,既没有基本条件,也没有相应的注册顺序,也没有专业要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格式,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这种机构的监督,客观上有监督空白。”

第四,科普宣传不到位。大量的医疗保健机构反映了目前人们对医疗保健的巨大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医疗保健机构对中医医疗保健存在一些误解。

对于一些肆无忌惮的商家,他们打着中医保健的旗号,邀请所谓的“名医”来做健康讲座,夸大宣传,欺诈欺骗,误导群众,特别是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孙光荣并不担心:“目前宣传的主体地位还不够中医保健科学。”

从四个方面优化服务

标题:孙光荣:中医“治未病”四大瓶颈待突破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