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7字,读完约5分钟
8月31日至9月3日,梅控股股东刘兵增持公司股份13.1万股;今年6月21日以来,公司增持股份208.88万股,累计增持5388.69万元。图为富森、美国和日本的k线图。
8月份以来,累计增持153.12亿元,监管部门已对“微”增持进行了查询
最近,市场走势一直低迷。上证综指在2600点至2700点之间反复波动,交易量疲软。《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的公告不断,增持浪潮持续高涨。一些分析师认为,在股价继续下跌后,重要股东显然有保护市场或逢低买入的意图,许多持股仍是“迷你持股”,因此需要认真监管,以提振市场信心。
股票价格暴跌,增持消息被密集发布
9月4日晚,梅公布增持进展情况,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刘兵于8月31日、9月3日以个人资金增持公司股份13.1万股;今年6月21日以来,公司增持股份208.88万股,累计增持5388.69万元。公告还透露,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和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信心,刘兵将在此次增持后继续按计划增持。此前披露的计划是以不低于1亿元的资本增持股份不超过2%。
9月5日中午,新竹股份还宣布,公司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贾秀英于9月4日增持了3.91万股。
事实上,纵观整个a股市场,随着股价的不断下跌,重要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情况一直在持续。
风能数据显示,仅9月份以来,至少有74家a股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增持了自己公司的股份,增持额为18.91亿元人民币。让我们延长时间。8月以来,公司128位重要股东增持股份,增持总额达到153.12亿元。
具体而言,增持股份的股东包括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董及其亲属,增持股份的原因基本上是“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
然而,分析师认为,在当前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大股东增持或推出增持计划,更多的是出于保护自己的持股或逢低买入的意图。只有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才能真正对未来前景感到乐观,并增加持股。
《金融投资新闻》记者发现,自9月份以来增持股份的74家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今年股价都出现了下跌;其中,67只下跌,只有7只上涨。今年,宜芝米和海能达等5家公司的股价下跌了50%以上;包括永益和易云电气在内的17家公司股价下跌超过40%;而下降超过30%的人数达到34人,占近50%。
从业绩来看,今年股价逆势上涨、9月份股东增持的7家公司的业绩实在是太好了。例如,科伦制药的股价今年上涨了10.75%。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77.92亿元,同比增长57.68%;净利润8.13亿元,同比增长170.56%。9月3日,公司副总经理赖德贵增持股份8600股。此外,他今年增持了22,800股股票。
增持和破坏监管的“迷你”增长需要是真实的
无论增持的原因是逢低买入、提振股价还是对公司未来的真正乐观,总的来说,重要股东增持的公告对持有股票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积极的解释。然而,仅仅在这些重要股东增持的公告中,就有负面现象。一些公司一直在谈论增持,称他们打算大量增持,但最终他们增持的数量“微乎其微”,这被指责为“愚弄”投资者。
例如,今年2月1日,华明智能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肖恩提议在6个月内将公司的股份增加不超过2%。但6个月后,增资到期时,仅累计持有公司2万股,占总股本的0.01%。
无独有偶,星源物资也于今年2月8日披露,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秀峰、陈亮在6个月内增持股份不少于3700万元,不超过5760万元,累计持股比例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1%。但截至8月7日,陈秀峰实际增持股份10万股,仅占公司股本的0.05%;陈亮没有增加其在该公司的股份。
不管是华明智能还是星源物资,在两家公司公布增持计划后,它们的股价都走出了一波行情,甚至翻了一番。然而,当增持到期时,投资者发现他们被“玩”了。当然,这种“迷你”增持也吸引了监管机构的调查。8月7日,华明智能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函,要求该公司解释肖恩实际增持股份仅0.01%的具体原因,以及是否与增持目的有关。增加计划是相反的;验证肖恩发布增加计划时是否进行了绩效能力和可行性分析。8月9日,兴源物资收到了一封类似的询证函。
对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调查,两家公司自然都尽力原谅他们。然而,金融评论员皮海舟认为,上市公司必须执行交易所和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并披露重要股东持股的下限。华明智能等公告仅披露了实际控制人增加“不超过总股本2%的股份”的上限,但未明确下限,这本身不符合沪深两市相关规定的要求。这种增持的声明不应该公布。
标题:增持潮涌动 128公司重要股东护盘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8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