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3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的经济是一片海洋,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双11”消费总量反映了类似海洋的内需潜力

在今年的“双11”中,电子商务交易再次呈现出火爆的景象,中国社会的消费潜力爆炸式增长,再次让人们惊叹不已。“消费”这个词太迷人了,不管是“买买买”引起的订单抢夺还是无法阻止的快递员。截至今年,“双十一”刚刚过去10年,已经从一个电子商务公司的促销活动发展成为一个全社会参与的消费节,也为观察中国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打开了一个窗口。

人民日报:“双十一”,消费升级带动供给升级

与目前1000亿元的营业额相比,很少有人会想到2009年“双十一”的营业额只有5000多万元。在过去的10年里,“双十一”营业额的飙升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版图上消费驱动力的上升。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逐渐从投资和出口导向转变为消费导向。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拥有13亿人口的超大型市场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这不仅为中国经济增长积累了后劲,也为中国赢得了应对外部冲击的战略回旋余地,并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消费红利。

人民日报:“双十一”,消费升级带动供给升级

消费不仅取决于数量,也取决于质量。在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消费结构在不断自我更新、优化和升级。有一个有趣的对比:2009年,最受欢迎的家用电器是电水壶和电热毯,2017年,人们最喜欢的家用电器变成了净水器和清扫机器人。从满足温饱到追求健康,从传统电器到人工智能,消费升级呼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目前的“双11”,网上购物服务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消费亮点。迪士尼门票、出境旅游预订、在线医疗服务...从传统消费向新兴消费转变,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消费需求从模仿、同质化和简单化逐步升级为差异化、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结构升级为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

人民日报:“双十一”,消费升级带动供给升级

消费和生产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消费结构的升级需要通过创新供给来实现,这将对提高供给方的效率和水平产生反作用。事实上,经过10年的“双11”,消费和生产不再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过程。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将在线消费数据和离线生产数据连接起来,实现供需的精确匹配,从而实现大规模柔性生产和定制化生产。例如,通过对消费者数据的分析,中国老字号“朱富铜艺”创造了一种更适合年轻人喜好的活铜雕产品,复活了传承了五代的老字号品牌;今年的俄罗斯世界杯,通过阿里巴巴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迅速整合了30多家制造商,完成了100多万个世界杯吉祥物。可以说,通过消费端的大数据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在生产端逆向优化产品制造,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消费升级和供给升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人民日报:“双十一”,消费升级带动供给升级

消费数据没有制造能力,但它知道制造什么和为谁制造。从世界知名品牌到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有必要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到生产过程中,从而生产出满足消费升级的产品,找到赢得未来的法宝。在这方面,"双11 "的意义不仅在于集中发布社会消费,还在于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数据库之一,为消费升级和供应升级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数据链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果消费规模的扩大是保持经济发展信心的基础,那么消费升级就提供了超越曲线、让企业脱颖而出的机会。通过发现和抓住新的机遇,更好地将互联网与制造、消费和生产结合起来,可以生产更多与消费升级方向一致的新产品,这不仅可以使企业在本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获得新的增长,还可以提高整个经济供给方的效率和质量。

人民日报:“双十一”,消费升级带动供给升级

中国的经济是一片海洋,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双11”消费盛典只是中国经济大海上翻腾的一朵浪花,反映出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以巨大的消费规模支撑经济基本面,以全新的消费升级推动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不仅会稳定而深远,而且最终会实现转型升级,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标题:人民日报:“双十一”,消费升级带动供给升级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