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1字,读完约4分钟

目前,我国正在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在猪、肉鸡和蛋鸡养殖中的应用,该技术可以在不影响生产性能和肉质的情况下有效降低豆粕消耗。《经济日报》采访的许多专家表示,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看,这都是可行的。在减少大豆对饲料需求的同时,保证了肉类的总供应量和质量。

低蛋白日粮技术将有效减少大豆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李德发表示,所谓的低蛋白日粮技术是基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平衡理论,通过添加合适种类和数量的工业氨基酸,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蛋白质水平和氮排放。这项技术是现代动物营养发展的结果,也是当前精确营养研究的体现。十多年的研究和大量农民的实践证明,低蛋白饲料技术可以保证动物的生长性能,并且不会影响肉质,不仅减少了对大豆进口的依赖,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低蛋白日粮技术将有效减少大豆需求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这取决于消化率。如果不能被动物有效吸收,就会造成资源浪费。低蛋白饮食不仅能满足所有必需氨基酸,还能平衡其他过量的非必需氨基酸。长期以来,豆粕是猪配合饲料中提供蛋白质的主要原料,其他杂粕的用量相对较少。如果使用低蛋白饲料,饲料中豆粕的量可以大大减少,可以缓解豆粕(大豆)原料供应紧张和价格高的影响,真正降低饲料成本。

低蛋白日粮技术将有效减少大豆需求

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乔世炎说:“每减少1%的膳食蛋白质水平,就能减少2.3%的豆粕摄入量。”以猪饲料为例,2017年中国猪肉产量为4980万吨,按料肉比4.5计算,消耗复合饲料2.24亿吨。目前,我国生猪生产全过程中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16%。根据目前可以促进营养的低蛋白饮食技术,整个过程中的蛋白质水平可以从16%降低到14%,这可以减少豆粕消耗近1030万吨,相当于约1370万吨大豆。

低蛋白日粮技术将有效减少大豆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高度依赖,水产养殖氮排放引起的面源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业界对低蛋白饮食配方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自2006年以来,以农业饲料工业中心为主体的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了相关技术要点,测定了主要猪饲料原料的净能量值,研究了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净能量需求,构建了“中国猪低蛋白日粮配方技术参数”。目前,对猪低蛋白饲料配方技术的研究最为深入,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此外,还对蛋鸡和肉鸡的低蛋白日粮技术进行了研究。

低蛋白日粮技术将有效减少大豆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胡炳川表示,饲料成本占牧场规模的70%。当豆粕价格上涨时,市场主体将自行调整饲料配方。以前,豆粕在饲料中的比例很高,价格也很低。随着豆粕价格的上涨,选择其他替代品将变得经济可行。“例如,大麦和高粱曾被用作酿酒的原料。此前,国内玉米价格很高,这使得农民转向高粱和大麦作为饲料替代品。目前的情况类似。随着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和其他杂粕在猪和家禽的低蛋白饲料中的技术应用,饲料配方的多样化正在加快。”

低蛋白日粮技术将有效减少大豆需求

事实上,中国的饲料和水产养殖企业已经积累了很多减少豆粕的经验。常见的混合日粮是用棉籽粕、菜籽粕等混合粕代替部分豆粕,辅以氨基酸,以提高混合粕饲料的转化率。近年来,它主要用于豆粕的上升阶段以降低成本。替代情况与豆粕和混合粕的价格差异有关。胡炳川说,中国肉类和水产品的总产量约为1.5亿吨,此外还有鸡蛋和牛奶等蛋白质的供应。低蛋白饮食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影响肉蛋白的质量安全,价格和成本也在可控范围内。

低蛋白日粮技术将有效减少大豆需求

近年来,我国在低蛋白、低豆粕型日粮的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专家认为,主要因素包括:多年来形成的以饲料蛋白质含量判断饲料质量的思维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纠正;小型养猪户通过饲料中豆粕的含量来判断饲料的质量;受一些饲料企业的误导,一些农民用高蛋白含量的仔猪进行育肥,造成了大量的蛋白质浪费。

低蛋白日粮技术将有效减少大豆需求

乔世炎建议加快修订养殖动物饲料产品标准。现行产品标准明显落后于动物营养的研究成果,亟待修订。肉鸭、蛋鸭和黄羽肉鸡的饲料产品标准应予补充。标准中应设定蛋白质含量上限,以充分反映近年来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的研究成果。同时,我们呼吁大型饲料企业站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高技术水平,积极推广低蛋白日粮的应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加强对小型饲料企业和农户的培训,应用新的科技成果。

标题:低蛋白日粮技术将有效减少大豆需求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22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