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8字,读完约5分钟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许多中小学幼儿园在课堂上成立小组,以促进家校联系。然而,在实践中,原有的交流平台发生了变化,一些学校在其中发布教学内容。家长在学校教育中就像“助教”一样被绑架,产生心理焦虑,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课余负担;一些群体被异化为培训机构的“比较群体”、“蠢驴群体”甚至“广告群体”。

助教群、攀比群……家校关系异化家长群成负担群

每天,看着这个群体是可怕的,父母加上“心脏病”

“每天,老师都要把课堂上写得好的学生的作业书贴出来,还要说出哪些学生写得不好。父母能不担心吗?”一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刘女士说。

如今,许多学校通过微信发送群发信息,建立了一个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平台,这无疑有助于拉近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但这也给许多家长增加了一种“心脏病”。

“特别是当公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在小组中点名表扬或批评时,这简直是回到了学生时代。”刘女士说。

除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小组中公布的各种学校作业也给家长带来了压力,进而变成了孩子的课业负担。

家长沈先生说,虽然孩子们只上小学,但每天,各种各样的家庭作业都是通过微信群分发给家长,然后通过微信群上传,相当于宣传每个人的家庭作业。因此,父母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的孩子做漂亮的作业,甚至直接为他们做。例如,一旦学校要求家长陪他们进行延伸阅读,许多孩子梳理相关的课外知识,并将其制成ppt并发送给小组。这是孩子还是父母做的?

助教群、攀比群……家校关系异化家长群成负担群

在开放平台上,作业的“含金量”增加了,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刘女士说,在一年级的时候,她被要求每周读一幅画,这个主题被分小组发给家长,这样家长就可以帮助他们的孩子把它写下来。“原来‘说’的要求变成了‘写’。没有父母是不可能教孩子的。我觉得父母就像‘助教’。”

助教群、攀比群……家校关系异化家长群成负担群

许多家长报告称,微信群已经成为一个“超级班级”的家庭作业。对于一些超出课程标准的知识,教师不能按照规定在课堂上提出要求。因此,通过微信群的安排,教学的重任落在了家长的肩上。例如,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能布置书面作业,各种家长成为变相违规的渠道。

助教群、攀比群……家校关系异化家长群成负担群

“没有比较就没有焦虑。”家长黄先生说,当他们的孩子升入初中时,家长们的焦虑在这个群体中明显感受到了。父母每天教孩子做作业,直到晚上10点和11点。放学后,孩子们仍在学习,但父母成了老师,他们的家庭成了教室。

助教群、攀比群……家校关系异化家长群成负担群

此外,一些在不同地方工作和经常旅行的父母报告说,他们的孩子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做小组要求的工作,这对他们的孩子不公平。父母似乎承担了学校教育的重任。

“比较组”、“屁股组”和“广告组”,母组发生了变化

半月记者发现,微信母群将成为一个“包袱群”,并且有各种变异的可能性。

-成为“比较小组”。暑假一到,小学一个班的小组就变得活跃起来。一些父母给他们的孩子拍旅行和学习的照片;一些家长已经暴露了参加校外培训课程的困难话题;一些父母揭露了他们孩子生日的奢华场景...

幼儿园孩子的家长龚女士说,随着孩子生日的临近,老师会提前在集体中祝福他,并建议在生日当天给班上其他孩子送一份小礼物,家长们普遍同意,但礼物送得越多,就越贵。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孩子给了每个人一套价值100元的文具,这给下一个过生日的孩子的父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遵循这个规范,送一份生日礼物将花费数千美元。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操作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不成文的“规则”。

助教群、攀比群……家校关系异化家长群成负担群

-成为“屁股组”。一些家长把班上的家长给记者看,记者们聊了半个月,一些家长给老师说了漂亮的话,夸大了他们的做作;一些家长经常搬出某个老师的名言,他们是奉承的;一些引发了其他父母的连锁反应,形成了刷屏幕的趋势。

助教群、攀比群……家校关系异化家长群成负担群

一些家长报告说,小组中的家长经常使用各种资源来取悦老师。例如,他们在文化活动中主动提供服装;在课外练习中主动提供场地等给其他家长无形的压力。

——成为一个“广告集团”。像“请投票给一个号码”和“请注意上面的公共号码”这样的信息在一些家长中经常是活跃的,当老师发布这样的广告信息时,不管家长是否愿意,他们都会跟着做。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家长陆先生说,老师在家长中公布了一份培训机构的市场调查,要求所有家长填写,这有助于培训机构变相获取私人信息,打开市场。

让学校回归本位,家长回归理性

业内人士表示,问题不在于微信集团或各种家校联系平台,而在于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不让家庭教育通过家长群体来承担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时,家长也应该理性看待家校互动。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吴尊民表示,微信群变成负担群反映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追求学生成绩和入学率的学校在学校实施减负政策,但将负担转移到家庭学习和校外学习,未能履行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

标题:助教群、攀比群……家校关系异化家长群成负担群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2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