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4字,读完约4分钟

下埠下埠望京新会城分店。新京报实习生陈婉婷照片

从快餐到便餐,装饰和菜单都被指责为模仿“化妆”,服务跟不上消费者,不买

明亮的橙黄色店铺,拥挤而热闹的长条形酒吧,一人一壶熙熙攘攘,门口总有排队的人……这是许多人啜饮和进食的第一印象。最近,很多消费者发现夏布夏布发生了变化——标志性的小火锅酒吧被越来越多的餐桌所取代,消费者的单价增加了,同时增加了手摇茶窗,更接近夏布夏布的高端火锅品牌。

换装又涨价 呷哺呷哺升级中特色渐失

《新京报》记者自7月31日以来走访了夏布的多家门店,发现升级后的餐厅在菜品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有些消费者不买,认为升级后的味道不如以前,“最好不要升级”。

据分析,“啜饮和喂食”的快餐定位已经深深扎根于消费者的心中,产品和服务有待改进。但是“下步下步”的升级定位不明确,其模仿的“耦合”失去了自身的特色,拓展南方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对其未来前景并不乐观。

换装又涨价 呷哺呷哺升级中特色渐失

喂,喂,悄悄地换衣服,涨价

7月31日至8月4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丰台区和东城区的10家门店。其中,尚洁购物中心、友堂购物中心和世界贸易日订单店都完成了“装扮”。店内以灰色为主,灯光昏暗,酒吧座位减少,餐桌增加,设立自助小料区,明显不同于传统的亮橙色装饰、酒吧座位、预包装小料的店。

换装又涨价 呷哺呷哺升级中特色渐失

对比新旧餐厅的菜单,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新店的推荐套餐和自助小吃外,老店的菜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夏布夏布世界贸易日订餐店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升级后的餐厅与原店的区别在于装修不同。同时,增加了自助调味区和桌面手摇茶,一些菜肴也有所扩大。人均消费也从过去的平均50元增加到65元。

换装又涨价 呷哺呷哺升级中特色渐失

下埠下埠慈云寺莱金店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店上个月才装修过,而且在非用餐时间也对公众开放。增加了手摇茶叶外卖窗口,“第二杯半价”。《新京报》记者注意到,8月4日中午12点左右,该店顾客不到20人,出勤率不到30%。

根据公司提供的数据,2017-2018年新开门店均采用“升级模式”,目前升级门店约占门店总数的40%。然而,一些网民不买它。一些网民在社交媒体和公众评论上吐唾沫,说“小材料升级后味道不如以前”,“味道不习惯”,“服务态度不好”,“最好不要升级”。最近我去欢乐谷店吃饭,说:“升级后的餐厅主菜没有变,但是单个产品和套餐的价格上涨了,服务没有改善。”对此,夏布夏布没有直接回应《新京报》记者,而是援引2017年财经报道称,“升级活动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换装又涨价 呷哺呷哺升级中特色渐失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温志宏认为,餐饮业的创新符合餐饮业的发展趋势,但由快餐催生的餐饮业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转型时期仍需不断调整。此外,下步下步的快餐定位在北京市场根深蒂固,这使得消费者的认知难以改变,其试水和升级的模式可能不太成功。

换装又涨价 呷哺呷哺升级中特色渐失

“模仿”被指责失去了它的特征

据公开信息,夏布夏布于1998年在北京成立,定位于桌面单一快餐火锅,并于2014年在香港上市。截至2017年,下步共有759家餐厅,其中下步有738家餐厅,覆盖13个省和79个城市。2016年,高端火锅子品牌“Couchu”推出,专注于火锅+茶。到2017年,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已经开了21家餐厅。

换装又涨价 呷哺呷哺升级中特色渐失

据报道,自2016年以来,夏布夏布已对就餐环境、菜肴和服务进行了升级,“致力于改善顾客的就餐体验”。2017年6月,新店在上海开业时,其董事长何光启宣布,新店将从“快餐”转变为“便餐”,打造“火锅+茶”的创新商业模式。“如果顾客是因为你的价格而来,他们总有一天会因为价格而离开,所以我们必须找到除了刚性需求以外的东西。”

换装又涨价 呷哺呷哺升级中特色渐失

然而,在连锁餐饮品牌战略顾问王东明看来,“啜饮与喂食”的升级是“被迫的”。客流的减少以及租金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这种变化成为必要,而升级是为了提高顾客的单价。

根据年报,夏布夏布的净利润增长在过去三年有所放缓,其中2017年净利润为4.31亿元,同比增长15.9%,明显低于2016年的39.74%。与此同时,其门店的周转率从2016年的3.4降至2017年的3.3。2017年,夏布夏布还关闭了35家店铺。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升级后的啜饮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虽然何光启一再强调“两个品牌定位不同,顾客也不同”,但升级后的“下不下不”无论在装饰风格还是“火锅+茶”模式上都与子品牌“Coupe”高度相似。

标题:换装又涨价 呷哺呷哺升级中特色渐失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2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