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447字,读完约14分钟

一、听到“不敢腐烂”的第一次效果,这两年中国最受世界关注的事件是什么? 我认为答案一定是“反腐败”。 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大闭幕以来,中国从上到下引起了激烈的反腐败风暴。 据统计,过去两年中,约60名副部级以上的官员被检举。 年,30多名副部级以上官员被检举,保持着与年类似的节奏,其中包括3名副国级干部和1名前任政治局常务委员。 平均来说,每月约有2名副部级以上和10名副厅级以上的官员被检举。 从反腐败力度来看,年逾古稀。 谈高压下腐色变化 贪污事件严重的受灾地,甚至全体人员都病危,网上感叹“官不谈生”。 这足以证明严峻的反腐败态势已经发挥了很强的威慑作用。 大量腐败官员被逮捕或起诉,只是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库存腐败。 要看到阶段性的反腐败效果,就必须看看在新执政党最上层设立的反腐败规定是否起着遏制腐败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提到有名的“八项规定”。 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改善工作态度、密切联系群众的8项规定。 其核心复印件是减少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共汽车采用的“三公”支出,杜绝浪费和官僚主义。 根据中央纪委公布的数据,从年12月4日的8项规定实施到今年10月31日,全国调查了8项违反规定的问题67737,之后解决了89585人。 其中95%涉及乡镇基层干部。 另外,收集-年每季度的中国白酒销售数据,年每季度的白酒销售量与前一年相比有减少的趋势。 与年相比,年白酒的销售额下降了约7%。 白酒的销售额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公务接待支出,其销售额下降证明公款吃喝风得到了初步抑制。 这些数据足以证明这次反腐败的力量、频率空前。 根据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的理解,完全的反腐败体系必须实现官员“不腐败”、“不想腐败”、“不腐败”的目标。 其中“不腐烂”是治标,“不想腐烂”和“不腐烂”是治本。 王岐山认为“不敢腐烂”才有效。 这样会好的,能好吗? 二、制度反腐败道路漫长的治本之策在于制度。 因为只有制度才能保障透明的进程和稳定的期待,才能平等地看待所有人。 为了真正实现官员的“不想腐败”和“不要腐败”,需要完善两个制度。 一是建立比较有效的反腐败制度,另一是建立公正透明的腐败处罚制度。 要衡量反腐败政策是否治本,还是制度化反腐败,重要的是看这两个制度是否确立和完善。 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制度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要理解中国政府在反腐败制度化中的步骤和举措首先必须理解执政党的意愿。 脱离国情虚谈制度建设,无异于缘木求鱼。 首先,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中国共产党中央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其第36条专门确定了“加强反腐败体制机构创新和制度保障”的方向,重要的是比较有效的反腐败体系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推进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的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指导。 二是中央纪委全面落实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 第三,推进新提出关于领导干部的一些事项公开制度的试行。 其次,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其第四部分确定了“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共的说服力”,其中有三个方面是公正透明的 第一,完全确保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第二,改革司法机关的人力财产管理体制,探索法院、检察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的分离。 第三,建立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构,推进审判公开。 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通过的上述决定确定了中国纪检监察系统及相关部门在反腐败中的制度建设方向和程序。 从执行情况来看,现在的反腐败依然处于“治标主”阶段,但公开表示,年度相关部门在治本方面已经启动,其中有圈点。 1 .纪检体制变革是可能的,在完全预防腐败的制度方面,年制度化进展主要体现在纪检监察指导体制的变革中。 首先,根据中央的要求,纪检监察系统已经开始从过去的属地管理转变为半垂直管理体制,下一步过渡到全垂直管理体制,即下级纪委首先由上级纪委直接指导,这将明确纪委事件的独立性和公平性。 事实上,2006年,各省纪委员会书记逐渐开始从中央或地方调动,不再由本省提交。 根据我们的统计,截止到年末,当地提交的省级纪委书记约占40%,其余60%来自外省或中央。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指导后,年中央纪委已经开始制定省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的具体方法。 作为试验地之一,8月广东省纪委起草了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和考察方法,对提名人选的发生范围、考察方法的做法、纪律监督和责任追究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 除了确定本级纪委书记、副书记主要以高级提名为主外,在稍有增强纪委执行权力方面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年6月初,湖北省委决定了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在党委(党组)中的名次,资历前后也排在副书记之后,其他常务委员会(党组成员)之前。 这条消息转发到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官网,征得中央同意,下一步可能作为制度向越来越多的地区宣传。 加强纪检监察领导体制的第二个亮点是巡视工作方法的一些变化。 首先,年8月,中央最上层要求中央巡视业领导小组和省区市巡视业集团的关系从过去的“指导”变为“指导”。 这种变革一方面是为了加强中央纪委和中央集团部地方官员党风廉政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地方巡视业者集团在巡视中缺乏独立性、威慑和执行力的纠正措施。 其次,中央巡视事业的频率、复印、范围发生了重要变化。 在巡回次数方面,从一年两次增加到一年三次。 巡视副本不仅包括常规巡视,还包括比较问题线索的专业巡视。 在巡视范围内,现在的巡视实现了全国31个省的“全覆盖面”。 加强纪检监察指导体制的第三个亮点是纪检系统增加了常驻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党内监督体制。 年12月,中央纪委决定在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推广部、中央统战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机关等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设7个常驻机关。 2 .官员财产公示困难,但纪检监察体制的内部变革是可能的,但在最核心最困难的官员财产公示中,制度反腐败的道路依然困难。 世界各国的反腐败经验表明,控制腐败最有力的措施不能过度公开官员的财产。 因此,官员财产公示法被公认为“阳光法案”。 早在199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将《财产申报法》纳入立法计划。 20年过去了,这方面还是刻度式的进展。 2009年,新疆阿雷泰地区首次进行了考试,部分官员的收入状况在网上公布。 现在参加考试的地区大约有40个。 但是,据记者访问,大部分地区在公开官员财产和收入方面是“昙花一现”,人在政治上是有利的。 完美的官员财产公式包括申报、审计、公示三个重要环节。 现在的第一个问题是公示的复印件不包括不动产和住宅面积,还是轻审计被重新申报,虽然有审计但没有公示。 年,这方面的考试继续进行,但没有明显的进展。 至少,现在被调查的贪婪官员似乎没有通过财产申报的一环。 这表明不完全的财产申报体制没有发挥反腐败和腐败认识的功能。 最近刚发布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预计将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但是,该法规首先是比较居民的住房登记,与官员的财产公示完全不同,法律上连反腐败功能都没有。 3 .管理裸官第一次效果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完整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这里的“个人一些事项”包括收入、财产、家族生意、家族出国等情况。 如果不考虑收入和财产申报,其余个体一些事项的报告制度已经有雏形,有望在预防腐败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年2月,中组部颁发了《配偶移居国(境)外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管理办法》,要求配偶不得在移居国(境)外国家工作人员工作5种限制性岗位。 据说上级以3-5%的比例随机抽取官员个体报告的一些事项。 12月5日,中组部首次通报提取结果,5名预定提拔的中管干部、数十名预定提拔的厅局级和县处级考察对象因检测问题被取消提拔资格。 4 .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健全上述体制或机制的创新,关键在于对官员“不怕腐败”。 在让官员“不想腐烂”的方面,也在进步。 12月初,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第七次会议上审议了《关于建立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和职务平行制度的意见》,决定建立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和职务平行制度。 这个制度相当于现代的“品位分等级制”,把职务和等级相对分离,可以给90%的基层公务员越来越多的职业快速的发展空间,基层官员不晋升就不能提高等级,不说等级就不能提高工资。 另外,虽然只是一点点地试验公务员的工资调整方案,但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基础公务员的经济状况,增强他们廉洁奉公的意志。 5 .事后惩戒机构进一步透明对腐败官员的事后处罚是否公正透明,不仅关系到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还关系到事后能否减少腐败损失和不腐败价格。 媒体经常报道说,一点官员一旦被检举或预计被检举,就选择了自杀而不是期待法律的判决。 这表明,现在对贪污官僚的审判体制并不公正透明,甚至贪污官僚也能“接受”。 但是进步已经在路上了。 同样在年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廷考案》和《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考试案》。 这些方案的重点是,随着地区法院和检察院的设立,有望使事务机关减少行政干预,增强检察权、审判权的独立性,进一步完善司法公正。 三、下一步的要点是治本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治疗效果第一次看到,为治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我们认为,从2009年开始,反腐败的重点就倾向于治本,而且不放松治愈,最终在本届政府更迭时以治愈为主,以治愈为辅,然后在下一届政府任期内完成反腐败的标本兼治。 为什么说年份应该重点治本? 第一,治标首次见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众期待。 纪检监察系统中打“虎”、打“苍蝇”、公安系统中对外打“狐狸”,已经营造出各方面的“不烂”气氛。 从反腐败的成果来看,按检察官进行统计,现在几乎达到了顶峰,年份在检察官的数量和等级上超过年份的可能性很低。 这时,全国范围内有望建立标准化、制度化、透明化的反腐败体系。 相反,如果根据少数观众的心情,继续以检察官的数量和等级来衡量腐败的成果,纪检监察机关就会陷入被动局面,使神圣的反腐败行动庸俗化、民粹化。 因此,要超越“数量论英雄”的局面,中央必须在治本上下功夫,在制度上下功夫。 第二,现行适度集权体制和坚强的领导是推进制度建设的核心要素。 制度建设是“艰苦工作”,责任是现代,福利是长期的。 再者,反腐败制度是限制当权者的既得利益,把稍有权力的不法分子送进监狱或送进断头台也必然是阻力重重,任务艰巨的。 因此,历史上攻防的大改革需要适度集权和有魄力的强领导人来推进。 目前,中央最上层设立了领导和推进改革中央全面改革领导小组,地方也设立了相应的改革领导机构,纪检监察系统实现了统一领导和内部力量的整合,反腐败制度建设之日,地底、人已经具备,只有有为者 第三,治本可以保障长时间经济的迅速发展。 过去两年,中国空前提高了反腐败能力,但在国际监督机构“透明国际”不久前发表的年国际清廉排名中,中国的排名反而从年的第80名下降到了第100名。 原因是什么? 因为大规模的运动式腐败给海外投资者带来了不明确性,他们怀疑自己的财产和投资缺乏可靠的保障或者会影响外商的优惠招商政策。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年中国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吸引的fdi (海外直接投资)流量比去年有下降的趋势,这是值得警惕的。 中国政府认为有必要继续维持反腐败态势,但为了让海外投资者吃“定心丸”,有必要在制度化、透明化的轨道上逐步实行反腐败。 最终,制度化、透明化的反腐败有利于中国长时间的经济增长。 在治本方面,下一步应该在几个行业取得突破。 第一,要加快官员财产公示程序,加强申报财产的内部审计很重要。 具体而言,必须使提取过程更透明和公开。 由此,即使1%的随机提取也能发挥普遍的防腐威力。 加强审计环节,对虚假申报和虚假申报行为进行公开曝光,而不仅仅是措辞。 总之,必须在财产申报中发挥反腐败“防火墙”的功能,从源头堵住腐败的漏洞。 第二,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重要的是使权力运行透明化,承担问责。 当前腐败的重要环节是人事腐败和重大项目腐败。 下一步可以在一些地方考试,在内部公开人事问题和重大项目的决定过程和结果。 这包括在适当的范围内公开党委常务委员会的表决结果。 同时,建立比较有效的事后追责制度。 权力不承担问责就不受监督 三是限制“第一”的权力。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顶级”腐败占腐败病例的60%左右,腐败的后果更严重。 但是,现在对“顶级”的监督很弱,限制权比监督更容易操作。 短时间内进行考试,可以把人事提名权扩大到党委常务委员会的所有成员 第四,个别发挥舆论监督能力 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媒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监管者。 因为反腐败是全民的千秋大业,要逐步扩大舆论监督和大众监督的作用。 第五,减少党政机关对司法的干预,探索法院、检察院实行半垂直管理。 司法是腐败的最后防线,重要的是确保司法机关的独立事务权,扩大司法公开、透明度的程度,在全国四级法院的所有审判文件网络中推进公开。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快速发展战术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热门:2014年中国反腐注意之四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3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