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59字,读完约1分钟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最近在网上发表的一项动物行为研究,美国科学家通过克隆和繁殖蚂蚁发现,从六只蚂蚁开始,随着种群规模的扩大,蚂蚁将发展成为一种有益的分工模式。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复杂的社会性是如何形成的。
分工是根据不同的技能或社会要求做不同的、互补的工作,是各种社会劳动的分工和独立,是社会动物所特有的。通过分工提高效率不仅是群体生活的一大优势,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于所有群居动物来说,劳动分工是为了让群体更好地生存。
在群居昆虫群落中,甚至可以发现更详细的分工是根据特定的生理差异来划分的,如具有生殖能力的蚁后和雄蚁以及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蚁。然而,这些独居昆虫的祖先是如何进化形成这种分工的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这一次,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员丹尼尔&米德托;科隆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100个居住在小群体中的东方蜜蜂克隆群体。大脚蚁群中没有蚁后,所有的工蚁都要负责繁殖。
在孵卵期间,这些蚂蚁是移动的,一些工蚁负责觅食,而另一些工蚁负责孵卵。研究小组用颜料标记蚂蚁,并用数码相机跟踪它们在孵卵期间的活动。
结果表明,只要种群包含6只蚂蚁,就会有分工。随着种群规模的扩大,工蚁的活动更加细致,种群表现出更加明显的行为多样性。此外,个体的群体适应性也相应提高,这体现在存活率、生殖水平和发育时间上。
标题:科学家揭开蚂蚁种群社会性形成之谜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