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广东海斯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创新能力评估报告》。结合Clarivate Analytics,选取中国37个主要城市和地区,根据人工智能产业在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和创新氛围三个维度的表现,计算出主要城市人工智能创新能力的综合评分。
大湾区爱集团:广深磁引力、港澳重科学研究
报告显示,2017年,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市场价值已经达到237亿元。其中,计算机视觉、语音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分别占34.9%、24.8%和21.9%。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实现了75%的高速增长,特别是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论文在全球的份额从1997年的4.26%增长到27.68%。
具体来说,广州和深圳有很强的磁引力效应,深圳的巨人和初创公司都聚集在人工智能领域,广州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人工智能中心。香港和澳门重视科学研究,而拥有世界一流科技基础设施的香港和澳门正在努力建设更加智慧的城市,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科学研究成果十分丰富。
广州利用广州大学高度集中的优势,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报告显示,广州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人工智能中心,仅2018年就有339家人工智能公司在广州注册。政府甚至提议向年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提供补贴。
以广州南沙区为例,发布了2018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企业,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城市模式。
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港澳具有雄厚的科研基础。香港背靠内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接轨,拥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基础设施。澳门也有国际知名的机构,如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大学。虽然它在人工智能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在后发领域有很大优势。
南沙人工智能崛起案例:180多家人工智能公司加快了在南沙的聚集
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人工智能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来吸引人工智能公司和人才精英。尤其是广州南沙,通过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吸引了大量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和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增长的样本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广东海斯研究所注意到,自2017年5月23日首届广州人工智能工作交流大会召开以来,广州南沙区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完成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突破:从无到有,人工智能独角兽堆积如山,高端R&D人才云集,应用场景落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到目前为止,南沙已经培育和聚集了从云科技、科达迅飞、马骁智星、蓝发机器人、黑暗物体智能等18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业务范围涵盖人工智能芯片、基础软件算法、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新型人机交互、独立决策控制。
作为改革的“试验场”,南沙的人工智能产业是如何“加速”的?
早在2017年,包括南沙区在内的广州率先在中国启动了“IAB”计划,并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计划在2022年将广州建设成为国际产业集群,国际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影响全球,引领全国。
为给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应用测试场景支持,南沙先后发布了《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广州南沙数据资源及应用场景开放工作计划》、《广州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产业发展配套文件。
正是由于这一点,无人企业马骁智星获得了在南沙进行无人驾驶汽车道路试验的机会,短短几个月就完成了10平方公里的道路试验,极大地促进了其无人系统在训练、数据和学习方面的升级。
2019年7月,IFlytek华南人工智能研究所医学影像团队在混沌(组合式健康腹部器官分割)竞赛中创造了CT肝脏分割三项指标的新世界纪录。
此外,华南研究院开发的“教育数据服务脑引擎”已应用于南沙区教育大数据的“一个生命案例”产品,为学生提供准确、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成长档案,也为教师提供准确的教学计划。
挑战和机遇并存:场景应用程序需要反复升级
许多受访学者表示,尽管人工智能的应用过程在经验和实际效率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但仍是推广应用场景的必要阶段。
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为粤港澳在产学研合作和人工智能赋权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2019年9月26日刚刚开工建设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园里,下一步将是开设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等专业。HKUST表示,课程设计将培养数据科学、机器人和自动系统、生物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跨学科领域的人才,并利用国际教师和教学方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广东海斯研究所认为,广深双城处于人工智能创新能力的第一梯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可能引领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罗甄)
编者:纪爱玲
标题:广州南沙AI上升样本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