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6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网财经3月9日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9日(星期六)上午10时30分在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商务部部长钟山、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部副部长王受文、钱克明就“推动形成国内强大市场,促进全面开放”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中国网高聪摄)
以下是书面记录:
记者:我想问一个关于“一带一路”的问题。有人认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加重了沿线国家的债务压力,是一条只对中国有利的“单行道”。商务部今年将推出哪些措施继续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此外,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的交流平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钱克明:谢谢你的提问。让我回答你的问题。“一带一路”是一个中国项目,也是一个国际公共产品。自五年多前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一个精神、一个原则,积极推进“三通”。一种精神是和平合作、开放和宽容、相互学习、相互学习和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一个原则是讨论共建共享的原则。“五环”是指政策沟通、设施连接、顺畅贸易、金融中介和人心。五年来,我们与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大量合作项目取得成效,不仅有效促进了相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也给当地普通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受到广泛欢迎。这些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一带一路只对中国有利”的观点忽视了事实,根本站不住脚。
刚才你谈到了债务问题。我认为债务问题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国际债务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一些国家的债务已经上升,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且有统计数据。例如,最近引起人们关注的巴基斯坦,其外债的42%是从多边机构借入的,而中国的债务仅占10%左右。在许多国家都是如此,总的来说也是如此。
第二,从实际需求来看,世界上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我看过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30年,亚洲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将需要1.7万亿美元左右,目前只能满足一半左右。非洲开发银行也有一份报告,估计非洲每年需要大约1300亿到17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目前只能满足三分之一左右。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投资。
第三,从实际效果来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五年多了,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大量港口、机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大量产能合作,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第四,从常识来看,只有需要钱的人才愿意借钱;就贷款人而言,只有那些关系良好、资金相对安全的人愿意放贷。我认为第三方没有必要担心借款人和贷款人。
这些是我对债务问题的看法。
标题:商务部反驳"一带一路只有中国受益"观点:罔顾事实 站不住脚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