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6字,读完约2分钟
2月21日,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指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总体而言,全球经济继续复苏,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经济发展潜力大、弹性强,宏观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同时,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也面临一些挑战。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减弱,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内生增长势头有待进一步增强。空的货币政策范围相对较大,但也面临艰巨的挑战。
展望下一步货币政策,报告指出,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方针,保持稳健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加强反周期调整,把握宏观调控力度,实现多目标综合平衡。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之间形成了一个三角支撑框架,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以专栏的形式解释了什么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报告》,“稳定”强调货币政策应始终坚持争取稳定的总原则。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货币政策应适度紧缩、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并加强反周期调整。同时,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货币条件要符合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稳定的要求,不能多也不能少。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货币条件保持不变,而是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动态优化和反周期调整,适度平抑经济周期性波动,防止经济上行期过热和通货膨胀,防止经济下行期衰退和通货紧缩。就数量而言,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率应大致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相匹配;从价格角度来看,利率水平应满足保持经济潜在产出水平的要求。”据报道。
此外,该报告再次强调量化宽松(qe)将不会实施。根据《报告》,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由银行主导,货币政策传导的中心在银行。中央银行通过市场化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鼓励和规范银行贷款创造存款货币是有效的。货币政策仍然很大。空,央行大规模从金融市场购买国债等资产意义不大,也没有必要在下一阶段实施所谓的量化宽松,根据经济金融发展和金融宏观调控的需要,央行将继续不断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从而促进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记者孙伟)
标题:央行:货币政策有较大空间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