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6字,读完约4分钟
覆盖中关村科技城、怀柔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平台。昨天,在“公民对话最高领导人”系列访谈节目中,海淀区、怀柔区、昌平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负责人来到演播室,解读“三市一区”的建设进展和未来规划。
中关村科技城:举起创新驱动的旗帜
一年来,中关村科技城建设全面提速,创新水平和活力水平提升,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400亿元,同比增长7.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快速发展,历史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占全市的45%。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和制造商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兴起,有31家独角兽企业,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无论是创新背景、经济总量、发展质量还是创新活力,中关村科技城都有承载创新驱动旗帜的基础。海淀区区长戴斌斌表示,海淀区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服务业目前占到90%,可以与纽约、伦敦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相比。每天有近60家高科技企业诞生,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目前,该领域已建成8个原创平台,将在原创和自主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下一步,海淀区将进一步优化商业环境,重点增加科技场景的使用,帮助科技企业的产品在第一时间上市,让市民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便利。此外,要加大科技创新生态链的建设,特别是第三方服务市场的建设。除了提高传统孵化器和加速器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我们还将在资本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行业提供更多帮助。
怀柔科学城:加速科学与城市的融合
作为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力军和核心支撑,怀柔科技城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工作已高质量完成,在规划、科学规划和发展规划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科学仪器综合极端条件测试设备主体结构大部分封顶,材料基因组学等五大交叉研究平台全部封顶,加快优质教育、住宅、医疗、商业、景观等布局。,而“科学”与“城市”的融合正在加速。怀柔区区长卢玉国表示,今年怀柔科技城将围绕国家战略,深化和完善科技城规划,加快科技设施建设,集聚顶尖科研机构,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提升配套服务能力,做好“科技+城市”工作。整合,创建绿色生态、科学宜居的科学城市典范,突出科学价值城市、健康城市、创新城市、智慧城市和森林城市的特色,努力推进、
未来科学城:聚焦搞活文章
未来科学城位于中关村科技城和怀柔科技城的连接线上,在“三城一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未来科学城空厅的布局将扩大到“两区一心”,并努力搞活文章和振兴6万平方米的闲置建筑。同时,建立了五个合作创新平台,引进了几个高质量的项目。滨水公园开放运营,国际人才大厦建成,80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部分封顶。昌平市长王贺胜表示,今年是规划和实施未来科学城的第一年。以规划实施为出发点,东区“一企一策”盘活中央企业现有资源,西区推进沙河高教园区科教融合,加快中关村生命科技园三期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搞活未来科技城,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昌平区将继续做好项目落地工作,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帮助区域企业尽快实现产业化,重点推进中心企业集聚的起步区、生命科技园、沙河高教园区和科技商务区之间的相互融通,加强各群体之间的相互支持。关注生命与健康、人工智能等行业,继续引进人才,在整个学科中引进高校,并提前为教师和学生留出创新实践空室,以改善交通、住房、医疗和教育方面的基础设施支持。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辐射周边地区协调发展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的五环路之外,它用北京0.35%的土地贡献了近20%的工业增加值。仅去年一年,开发区就形成了20亿级产业集群,高端汽车和工业互联网,拥有35项国际领先的新产品和31项新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空白,每万人拥有350项实用发明专利。建成了全市唯一的国家绿色工业园区,拥有高水平的教育、医疗、交通系统、高品质的商业、休闲和生活系统,以及七种类型的住房供应系统。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6%。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表示,今后开发区将重点发展高端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核心技术的关键环节,将整个产业链布局在城南和京津冀,形成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格局。(记者王可欣)
标题:推进全国科创中心建设 “三城一区”建设全面发力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5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