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6字,读完约4分钟
无法播放视频,请将您的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
开场白:目前,中国的医疗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基于个性化医疗、基因组医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精确医疗正成为未来医疗的主要形式和目标。
在此背景下,中国网络财经与医药频道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的好医生——三大医院精英科室系列访谈》的报告,通过访谈一线医务人员的创新成果,推动国家加大对医学研究的支持力度。这是一系列报告的第三十期。
中国财经网9月20日电(记者丁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2100多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马红在接受《中国财经网》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说,民间传说不可能一辈子都得精神病,但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临床治愈肯定是可以的。“所谓的临床治愈至少没有症状。、自知恢复、劳动恢复。”
常见的精神问题涵盖所有年龄段
据马宏介绍,精神疾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严重的精神障碍,另一类是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严重的精神障碍是一系列脑部疾病。如果不治疗,病人的结果真的不理想。”马洪说,重度精神障碍是一个工作定义,中国政府直接提供的重度精神障碍管理和治疗服务包括6种疾病,即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分裂型情感障碍、伴有精神疾病的癫痫和精神发育迟滞。
常见的心理问题涵盖所有年龄,从儿童到老年,每个阶段都会有问题。“例如,儿童精神病学中常见的问题,注意力缺陷障碍,发育问题,自闭症谱系等等。;当你成长为青少年时,你会遇到青少年问题,例如游戏成瘾、网络成瘾,以及更常见的焦虑、抑郁、焦虑和抑郁自杀。”马红说,她刚当医生的时候,每天大约有100个门诊病人,现在每天至少有1200个门诊病人。当有很多门诊病人时,大约1,500和1,600是常见的。“几十个医生根本不能下班。也许这与现代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关。许多人抱怨说,心理压力太大与焦虑有关。”
中国的治疗暴露率仅为8%
马红表示,目前,对于重度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然后结合其他医学治疗方法。“这也是我们国家现在的缺点,比如康复治疗、职业治疗、工作治疗等等。这些人力非常不足。尤其是当病人回到社区时,辅助治疗就跟不上了。”
马红说,他参加过亚太经济学家情报中心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只有8%的重度精神障碍患者接受过治疗。“今年比去年好一点,治疗率和常规治疗率从来没有特别高。政府非常重视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率。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要达到80%。现在与政府的总体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在西部一些人力资源不发达的省份。”
据报道,目前,精神病患者主要靠药物治疗。“中国目前的药物主要是药片,每天都要服用药物,甚至一天要服用三次药物,这使得很多病人记不住,尤其是在监护不力的情况下。家人。”马红表示,由于服药依从性差,患者间歇性服药甚至停药的情况很常见。
据她介绍,目前,长效注射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许多国家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使用它们,而中国甚至只有3%。“这种差距造成了一个‘旋转门’,出院了又出院了。慢慢地,病人变成了残疾人。”
精神病患者有很大的治疗价值
“民间传说,你不可能一辈子都得精神病。如果你不能好转,就不会接受治疗。”马红说,她曾经问家人,如果孩子有肾衰竭或肿瘤,会不会治疗?他们说在平底锅里卖铁必须被处理。“我说很有可能治疗的结果会是两个空,而且家属说他们不能看。如果是精神疾病呢?这家人很有礼貌地回答我们,说看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没有治愈。”
马红说,作为一名医生,如果她能把病人送回劳动力市场,她个人认为精神病患者,尤其是重度精神障碍患者,有很大的治疗价值。“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待遇的权利。”马红说,一旦精神病患者得到治疗,他们就能得到稳定的状态,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不太紧张的地方立即找到工作。
近年来,马宏和他的团队更加关注精神疾病的高危人群。“这是病人子女的问题。我们觉得这个病人群体已经被忽视了很长时间。马洪说,两年前他们才知道,世界上已经为这一群体开展了系统的工作,也有很好的干预方法这很难学。首先,我们对目前的形势没有很好的把握。第二,适合我国的调查工具和评价工具还不是很成熟。第三是干预方法。什么样的干预方法可以学习、借鉴和适应中国的国情?这仍在探索之中。"
标题:精神疾病能治好吗? 北医六院马弘:临床治愈肯定可以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7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