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9字,读完约5分钟
“在此期间,地方支行陆续上报了一些非标准项目,仍以房地产项目为主,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项目。批准的具体金额取决于总部的最终结果。”一家股份公司华南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白明(化名)向《中国证券报》表示,自去年以来,银行业,尤其是股份公司,大幅缩减了非标准规模。尽管银行的非标准业务最近有所回升,但其增长率和规模不可能回到过去。
专家预测,银行的非标准业务策略预计将变得更加差异化:自营非标准股相对较高的银行将继续缩减规模;此前,业务保守、非标准、资本充裕的银行可能会加大配置力度。股权资产有望成为非标准资产发展的重要方向,银行在非标准投资的资产管理中将更加注重主动管理能力。
房地产仍然是“大头”
“今年上半年,几家大型股份制银行几乎暂停了新的非标准项目。最近,一些项目相继被报道,这些项目基本上都集中在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项目等领域。”白明解释说,由于这两个领域仍然受到宏观调控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银行在操作上非常谨慎。目前,只有万科、保利等顶级房地产企业的非标准项目可以先申报,此类项目的银行年利率为7%-8%。中小住房企业非标准融资成本年化利率可达12%以上。
中国中部另一家国有大型银行的一家分行的情况类似。该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谭磊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期提交的许多项目在上半年都被抑制,因此调整材料和产品结构就足够了。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只有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项目能够承担融资成本,年化利率超过10%。”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文指出,前几年,银行的非标准投资主要投向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其中很多也投向了中小企业。“融资不规范的中小企业资质相对较差,很难通过资产负债表上的正式信贷获得资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也很高,很难进行非标准的库存转移。地方融资平台受到严格监管,银行整体风险偏好下降。相对而言,银行投资的房地产项目有很多不规范。”
经纪分析师估计,非标准投资约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20%-25%,主要分散在自筹资金和各种应付款中。
规模反弹的可能性很小
包括白明和谭磊在内的银行业人士都认为,银行的非标准投资在短期内将保持稳定,不会再次飙升。目前,银行的非标准资本方面仍面临压力,但资产方面已经恢复。银行的非标准规模不太可能显著增加或反弹。
目前,银行非标准投资的资本端基本分为两部分:银行理财投资和表内投资。
一方面,从有关银行理财非标准投资的报道中,《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监管机构了解到,银行理财非标准债务资产投资比例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5%左右,总体稳定,预计这一数字未来不会有很大变化。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7月发布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银行金融产品非标准投资的规模和集中度进行了限制。
另一方面,大量数据显示,银行已经大幅降低了资产负债表上的非标准规模,专家和市场参与者预计这一趋势暂时难以改变。
招商证券集合队26家上市银行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非标准规模下降约12%。26家上市银行的表外规模约为6.6万亿元,比2017年底的7.5万亿元少9000多亿元。2017年,非标下降1.8万亿元,下降19.5%。非标准资产占比从2017年末的5.1%进一步下降至4.3%。
招商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尹瑞哲指出,就分支机构而言,股份制银行非标准资产负债表减少约8000亿元,降幅18%。在资产类别方面,基金应收投资比例上升至94%,资本信托和资产管理计划比例上升至88%,进一步成为银行表内投资的主要形式。从期限结构来看,5年以上的非标准投资比重从23%明显下降到18%,银行的非标准投资在缩小规模的同时开始积极调整期限结构。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整理的当地银监局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许多银行因不规范投资业务违规而收到“罚款”。因此,许多银行家承认,非标准业务需要在监管规则和评估指标方面得到进一步澄清。
金融监管研究所所长孙海波指出,当前的问题在于银行是否有信心找到“合适的”非标准资产。“首先,要符合大政策。例如,银行非标准投资项目的资金不能总是用于房地产土地收购,也不能明显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如果符合大政策,银行能找到合适的非标准资产吗?我对政策层面更为乐观。”
银行战略正变得更加差异化
市场参与者认为,非标准业务为银行金融繁荣提供了条件。然而,随着新的资产管理和金融管理法规的加快实施,银行必须与其他非银行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按照“老套路”发展非标准业务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例如,非标准投资期通常较长,而投资者对资产管理产品的接受度较低,关闭期较长。除非银行理财的开放周期延长,否则理财资金的非标准投资只能是短期的。
标题:银行非标业务回暖 房地产融资又见升温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7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