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4字,读完约2分钟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3873亿平方米,比7月底减少555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销售面积减少423万平方米,办公建筑销售面积增加12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销售面积减少110万平方米。

根据中原地产的监测数据,房地产市场的库存数据已经连续四年下降,全国范围内的去库存周期已经结束。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全国房地产市场来看,除少数地区外,去库存化已经结束,大多数城市已经需要补充库存。

土地流拍再现 一、二线城市“地冷价跌”

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国各地土地拍卖事件频频发生,一、二、三线城市纷纷在土地拍卖现场上演无报价大戏,加剧了土地市场的降温。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截至2018年8月底,中国共有807宗土地拍卖案例,累计占地面积7954万平方米,是去年同期的7.3倍。

土地流拍再现 一、二线城市“地冷价跌”

东吴证券的一名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自2018年以来,一线城市的拍卖利率波动最大,而溢价最低;二线城市的拍卖率较高,并在稳步上升,但升水率不高;第三,四线城市的拍卖率持续下降,升水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从年平均值来看,这一现象更为显著。总体而言,2018年土地拍卖现象较前两年明显增多,一、二线城市“冷地价下降”现象明显。

土地流拍再现 一、二线城市“地冷价跌”

根据上述分析师的分析,这只是房地产市场逐渐合理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开发商减少了对土地的盲目收购。

谈到为什么会有土地流动的现象,张大伟认为原因如下。首先,土地分配是复杂的,该地块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地区地块。以北京市住宅用地为例,该地块位于远郊,且该地块具有多重复杂属性,导致房地产企业拿地意愿不强。其次,住房企业的财务压力逐渐显现。自2016年9月30日起,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受到严格监管。在这种情况下,房企的财务压力越来越大。虽然整体销售仍处于较高水平,但征地的资金压力逐渐加大,对非优质土地的热情降低。第三,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趋势将是分化的。总体而言,2018年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受到严格监管。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房企会逐渐降低对土地市场和土地收购的热情。最后,自今年年初以来,房地产调控力度持续加大,调控政策力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步出租和出售、共享产权和限制出售等房地产长期机制已逐渐落地,更清晰的长期机制正在加速布局的制定。核心不是投机,房地产回报是稳定的。从目前各地房地产政策来看,限购限售房在全面升级。

标题:土地流拍再现 一、二线城市“地冷价跌”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7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