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8字,读完约4分钟
个人信息被裸奔了。权利保护卡在哪里?
当个人信息被泄露时,消费者应该证明:是谁泄露的,怎么泄露的,谁在恶意使用它--个人信息被裸奔了,权利保护卡在哪里?
航班信息被泄露,骗子带着准确的欺骗来到门口。最后,一天之内10多万元就飞走了。受害者沈女士起诉她的平台购买机票。2018年12月29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发现平台存在信息安全管理漏洞,未能履行个人信息保密义务,责令平台赔偿沈女士经济损失5万元,并向其道歉。
申女士赢得了官司,但这是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消费者面临的普遍问题。其中,许多辩护者在证明“谁是披露的主体”时陷入困境。
现状:个人信息披露事件继续刺痛公众
万豪国际于2018年11月30日宣布,其喜达屋酒店客房预订数据库遭到黑客攻击,最多约5亿客人的详细信息可能会被泄露。去年8月,一个黑客销售中国生活酒店集团客户数据的截图在网上流传,其中涉及很多敏感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开房记录等。大约5亿块。
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平台软件非法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成为新的投诉热点。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18年8月的调查结果,85.2%的人表示他们经历过个人信息披露。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以2003年至2017年受理的74起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民事侵权案件为样本。数据显示,60%以上的个人信息侵权涉及三种以上的信息同时被侵权,手机号码和家庭住址是“重灾区”。
“多重个人信息的聚合极大地改善了信息的应用场景和经济价值,也使信息的披露、发布或不当使用更加有害,给权利人带来更大的麻烦、损失和潜在风险。”朝阳法院酒仙桥分院院长吴斌说。
然而,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结果,虽然有些受访者会向消费者协会和相关行政部门投诉,或与服务提供商协商解决,但仍有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选择承认自己运气不好,很多人认为维权成本高,很难胜诉。
问题:如何证明是谁泄露的?
2014年2月,引起关注的首起“2000万房屋开放信息泄露事件”诉讼在上海浦东法院首次开庭。原告王金龙下载了网上流传的文件包,发现文件包中有他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开业时间,因此起诉汉庭之星空(上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汇达站网络有限公司,要求赔偿20万元。
五个月后,王金龙被打败了。法院认为,泄露信息在王金龙的传播渠道并不单一和独特,仅凭部分信息的一致性很难判断网上流传的信息是汉庭酒店保留的信息。
王金龙不是唯一的输家。2016年3月,五名消费者向法院起诉苏宁乐购,称存在漏洞,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欺诈。此前,第三方漏洞平台公布了苏宁乐购的系统漏洞,苏宁乐购公开回复承认存在漏洞。
据该案的律师赵占领称,“本案有一定的希望。”然而,消费者最终败诉,法院判决的理由仍然是不能证明披露的主体。
“谁在泄密?这是最难证明的。”赵占领说:“掌握个人信息的主体通常很多,披露的渠道和可能性也很多,比如对消费者的个人保管不当。”根据“谁主张谁举证”,消费者往往因证据不足而蒙受损失。”
根据朝阳法院近15年受理的侵犯个人信息民事案件调查报告,朝阳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在增加,但胜诉原告比例在下降,近3年的胜诉率不到一半。
“这与信息披露渠道的增加以及难以证明特定主体侵犯了信息有关。”吴斌说。
变化:法院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过重
消费者想要起诉企业甚至大企业,而他们的证明能力是不平等的。根据“谁主张提供证据”的原则,这是否超出了消费者的证明能力?
记者注意到,从近年来的一些司法实践来看,法院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越来越多。
2017年3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最终判决一起公民个人信息民事侵权案件,消费者胜诉。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要求原告提供充分证据超出了其能力范围,案件前后频繁的信息泄露事件的背景因素加大了被告东航、Qunar.com泄露原告私人信息、要求被告公开道歉的可能性。
在申女士诉另一个在线旅游平台一案中,该平台辩称,它不是获得申女士信息的唯一主体,也不排除申女士亲自向他人提供所涉信息。
在这方面,法院的判决指出,基于所涉及的个人信息在短时间内被泄露的背景条件,如同步空,法院认为该平台作为消费者直接面对的完整信息的第一手保管者,很有可能泄露所涉及的个人信息。
该案的初审法官罗曼表示:“目前,我们更倾向于对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获取商业利益的主体承担更高的监管责任。"
标题:个人信息遭“裸奔”,维权卡在哪儿?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9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