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9字,读完约5分钟
上半年亏损1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圣牧有机乳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圣牧”)涉足乳制品行业的上下游行业,实现了新的亏损高峰。中国胜木最近发布的2018年中期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损失10.67亿元,同比下降168.2%。据业内人士分析,上游原料奶收购价格持续走低和奶牛养殖成本不断上升已成为中国亏损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中国神木一直在涉足下游液态奶业务寻找出路,但由于缺乏品牌和渠道方面的经验,也陷入了销售困境。目前,中国神木正面临着下游不景气、上游流失的问题。如何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已成为中国神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净利润损失超过10亿元
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神木的收入为14亿元,同比增长21.5%,但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0.67亿元,同比下降168.2%。其中,原料奶销量32.94万吨,同比增长12%;液态奶收入降至4.8亿元,同比下降31.1%。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神木液态奶业务在集团总收入中的比重大幅下降,同比下降近一半。
关于亏损原因,盛牧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主要产区原料奶价格同比下降,而上游奶价格疲软。受行业环境的影响,以及2018年以来销售渠道、品牌推广和业务合作伙伴团队的优化、调整和创新,现阶段完成工作仍需时间。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神木在中国的业绩开始下滑。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神木的收入为31亿元,同比增长45.4%;净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12.75%。2016年,中国神木净利润为6.8亿元,同比下降15%;收入34.66亿元,同比增长11.8%;2017年,中国神木遭遇近八年来的首次亏损,利润下滑。其中,收入27.07亿元,同比下降20%左右;净利润亏损9.86亿元,降幅超过200%。中国神木陷入了利润困境。
对此,盛木中国公关总监刘磊表示,目前,盛木在中国的运营没有问题,亏损主要是以前的问题造成的,而不是现在的管理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改变应收账款和生物资产的减值方式。”他说。根据中圣木业2017年财务报告,中圣木业应收账款减值约为7.4亿元,2016年应收账款减值仅为8551.2万元。
原料奶价格下跌,上游价格下跌
事实上,除了应收账款的延期支付外,国内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持续低迷也成为盛牧在中国业绩逐年下滑的原因之一。
自2014年以来,中国上游原料奶养殖业开始萎缩,出现了牛奶价格下跌、牛奶产量下降、拒奶等现象。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原料奶的购买价格已经连续八个月下降。其中,8月第四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要乳制品生产省(区)的原料奶平均价格为3.4元/公斤,接近原料奶价格的历史低点。
面对原料奶收购价格接近“冰点”,中国胜木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原料奶销售额同比增长12%。这意味着尽管销售量增加了,但盈利能力却进一步恶化了。值得一提的是,财务报告还显示,在盛牧在中国的原奶销量中,由于受乳制品行业供需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有机原奶以非有机原奶的价格出售给行业客户,导致2018年上半年对外销售的有机原奶单价下降至3310元/吨,同比下降21.1%。
由于原料奶盈利能力低,神木液态奶在中国的日子也不好过。据了解,2017年,中国神木自由品牌液态奶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全线打折状态。对此,中国胜木的相关负责人今天对《北京商报》表示,2017年,由于市场影响,中国胜木打折出售其产品,以缓解牛奶过剩的问题。然而,自2018年以来,公司调整了其战略结构,没有促销折扣。
然而,中国胜木的战略结构调整并没有停止液态奶的销售。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神木自有品牌液态奶产品销售额为4.8亿元,同比下降31.1%。同时,液态奶业务占集团总收入的近50%。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认为,在液态奶领域,圣牧缺乏品牌、渠道和团队经验,不擅长下游市场运作。此前,中国神木自己的液态奶产品销量受阻后,只能通过打折的方式进行促销,最终陷入价格战的混乱,但促销一旦停止,就无法实现快速销售。"液态奶业务无疑是在透支中国胜木的现金流."他说。
据业内人士称,涉足下游液态奶业务曾被视为上游企业解决原料奶销售的主要途径。然而,这些企业的产品无法与伊利、蒙牛等大企业竞争,导致液态奶品牌收入下降。
由巨人支持或作为一种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神木在中国面临的困境只是国内上游乳制品企业的一个缩影。除了中国神圣的畜牧业之外,现代畜牧业和西方畜牧业的盈利能力也在接受考验。
标题:中国圣牧陷入盈利谜局 原奶价格走低上游失守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2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