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6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南昌9月20日电:崛起于长江经济带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西闽江新区将打起“组合拳”,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新华社记者杨慎
江铃3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同兴达智能终端核心部件、惠浦金库工业园等一大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进入赣江新区,到处都是热闹的景象。
赣江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18个国家级新区。自近两年前成立以来,新项目已经签署,旧项目的扩建和升级一直在加快。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正在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先进制造基地。
开放、发展和壮大主导产业
“去年9月签约,10月翻修工厂;设备安装和调试于今年1月开始,批量生产于3月订购。”南昌同兴达精密光电子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监李艾南激动地讲述了企业在赣江新区经济发展集团从签约到投产的过程。
李艾南说,在同一个行业,这样的生产线至少需要一年才能正常运行,他们只用了六个月。“它每月生产400万个手机摄像头模块,产值1亿元,将提前6个月投产。它创造了6亿元的产值。”
为了通过服装分销改革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集团形成了以生物识别、触摸屏、摄像头模块、液晶显示器和发光二极管器件为核心的光电产业集群,聚集了欧飞光、智慧上海、酷派、黑鲨、武诺等一批上下游产业关联企业。
今年7月,由中国恒天白露佳自主研发的全新纯电动旅游大巴批量出口澳门等地。公司海外部工作人员方莉表示,中国恒天白露佳在新能源客车的技术、工艺和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等32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中国的横田白鹿家,赣江新区还聚集了江铃新能源、卡奈新能源、衡东新能源等40多家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了集汽车、动力电池、变速箱、齿轮等零部件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赣江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建洋表示,新区成立以来,抓住开放发展的战略机遇,以优势互补、强势延伸的主导产业链条为重点,先后引进了中信特种机器人产业园、意大利瑞氏裸眼3D显示、中国中药产业园、姜钟饮食产业园、CRRC智能交通产业园,使得光电产业、新能源汽车、医药产业、智能设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优势更加突出。
创新推动设备制造升级
在赣江新区永修集团组织的CRRC智能交通产业园,具有未来科技感的“智能轨道”列车项目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智能轨道快速系统”结合了现代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的优点,具有建设成本低、周期短、运行高效的优点。
记者获悉,“智能铁路”列车即将下线。这将为赣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增添许多色彩。
2017年初,位于赣江新区共青集团的江西天一光电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触摸屏雨刮器,实现了机器替代人工工作。原设备成本2000多万元降低到200万元,效率提高了6倍。
在赣江新区的支持下,江西天一光电有限公司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和工艺升级,并获得了100多项独立专利。
为了构建具有创新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赣江新区坚持各要素协调发展,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协调发展。
赣江新区创新发展局局长刘仁义介绍,赣江新区与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合作,努力推进“江陵新能源+北京理工大学”、“赣江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联合会+中国科学院生物医药与装备技术研究所”等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
赣江新区的统计显示,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从成立前的52家猛增到目前的160家;每万人有13项有效发明专利,居全省首位;今年上半年,新区专利申请数量达到2454件,授权1428件,同比增长49%。
绿色生态提高发展质量
2018年8月,大型空压缩机转产改造项目首台产品成功下线,宣布南昌李海电器有限公司压缩机年产量由650万台提高到1500万台,成为空压缩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随着产能的扩大,南昌李海电器有限公司被批准为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南昌李海电器有限公司大型项目经理刘平介绍,该项目预计投资2.61亿元,将搭建产品绿色设计平台,建设绿色工厂,开发设计绿色产品,打造行业绿色制造典型模式。
南昌李海电器有限公司是赣江新区秉承绿色生态优先理念的缩影。
标题:长江经济带上崛起的先进制造基地——江西赣江新区打好“组合拳”促实体经济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22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