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0字,读完约4分钟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二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重点是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化,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本次会议的重点议题明显不同于一个月前的第一次会议,开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意味着,在市场流动性相当充裕的背景下,下一阶段的重点将转向引导市场流动性,以有效灌溉实体经济,有效满足最终需求。

金融委释放新信号 多举措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金融风险从分散走向集中

针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当前金融形势总体好转,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市场预期变化明显,金融机构合规意识增强,野蛮扩张、非法集资等金融混乱局面初步得到遏制,金融风险由发散状态向收敛状态转变。

“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看到,中国经济仍处于新旧动能之间的过渡时期。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已进入频发期,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需要积极稳妥、更加准确地应对。”会议强调。

会议指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的情况下,面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更加注重开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在当前背景下,强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疏通意义重大。业内人士指出,从宏观总量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第二季度两次下调RRR利率,利用mlf等工具,市场流动性可以说是合理和充裕的,市场利率中心下调。今年上半年,人民币信贷8.76万亿元,同比增长5548亿元。但是,从小额信贷的角度来看,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突出,实体方面的利率仍然偏高,尤其是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

金融委释放新信号 多举措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中间的障碍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大量资金在货币市场和利率债券中积累,无法像涓涓细流一样浇灌实体。

工业研究分析师认为,本次会议的发言反映了在流动性合理充足的目标基本实现的背景下,当前货币政策工作的重点正在向“宽信贷”转移,努力开辟流动性向“宽信贷”的传导渠道。

开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六项措施

会议强调,要做好当前金融工作,进一步开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处理好稳定增长和风险防范的关系。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前提下,要注意支持最终需求的形成,为实体经济创造新的动力和方向。

第二,处理好宏观总量和微观信贷的关系。在把握资金主闸门的前提下,应加大信用评估和内部激励力度,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

第三,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善用国债、减税等政策工具,善用保障机制。

第四,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大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格局。

第五,完善积极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金融领域人士的积极性,表扬成绩,鼓励犯错者。

六是继续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非法金融机构,依法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为了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应采取结构性措施,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信贷的意愿。例如,银监会近日召开座谈会,明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做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要求大中型银行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另一个例子是市场传言,中国人民银行要求银行增加对信用债券的投资,有针对性地减少RRR等。,这些都反映了结构性思维。

金融委释放新信号 多举措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为缓解银行表内信贷需求压力,建议今年适当提高银行信贷额度,具体措施可适当放宽mpa考核;与此同时,我们将扩大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如支持银行发行可转换债券和增发股票。

支持最终需求的形成,为实体创造新的动力

开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目的是将金融的活水引向实体经济。具体有哪些方面?事实上,在会议中已经给出了线索。

“在坚持供给体制改革的前提下,注意支持最终需求的形成,为实体经济创造新的动力和方向。”会议特别提到了“最终需求”这个词。

兴业研究分析师表示,这是对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稳定就业、稳定金融、稳定外贸、稳定外资、稳定预期”精神的回应,表明“宽信贷”的目标是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发展新的经济动能。

标题:金融委释放新信号 多举措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23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