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6字,读完约2分钟

五位中国教师一个月来采用《中国式教育法》,共同教授英国汉普申印中学临时构成的50人班,整个教学过程由组织者bbc制作了三次纪录片,刚播出,相关人员不同 本来英国人只是自己反省自己的中学教育,结果当事人、旁观者、中国人、英国人就此在事实和价值方面发表了完全相反的意见,证明此事波及到英国教育的痒处,中国 一共三集纪录片只播了一集,外人虽然不能轻易下结论,但基本常识再次得到了印证。 第一,中国大陆的教育在近30年实现了“普九”,但经费投入依然严重不足。 英国的孩子们都从英式的“小班”进入中国式的“大班”。 这实际上是课程秩序紊乱,师生交流少,无法进行个性教育的重要原因。 中国大陆的公立学校为什么小班化教育很少? 没有别的。 小班化教育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师、教室,但合成大班可以节约很多教育费用。 这样的结果,中国的中小学,大部分班级都是50人左右的规模,是教育质量稍好的学校,班级数量多到670人的情况并不少见。 一个班有一百人。 到了大学阶段,2300人上课也经常。 按照常识,这是训练,不是教育! 第二,这次教育交流可以大大加深对中国教育的反思,但舆论界现在倾向于用3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成果来掩盖其他需要大改革的问题,包括教育。 在这次教育交流活动中,也明显听到了违反常识的辩解。 其实另一个更大的常识是,从1901年首次发表诺奖到1901年,在中国大陆接受国民教育后,没有一个自然科学家经过个人才能和努力获得诺奖,英国只有6000万人,获得诺奖的人数仅次于美国,只有100人。 对于这个世界公认的教育成果的终极检查指标之一,也就是大家知道的“金学森的问题”,有什么值得刻意辩解的吗? 这种“一俊遮百丑”的思维如果不警惕,很可能会失去自我反省能力。 中国大陆的教育急需改革是不争的事实,有很多缺点,中国人自己已经习惯了,麻木不仁。 五位中国教师在英国的教育交流,就像镜子一样,是生动的应对、深刻的刺激和难得的反省机会。 如果你认为bbc是“炒作”,你可以问问bbc作为公营电视台炒作《中国式教育法》会给英国的公共利益带来多少利益。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热门:【社论】一个反省中国教育的机会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33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