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2字,读完约3分钟
等了好几天,客人还没来同仁堂对“过期蜂蜜”诚意道歉。 去年,媒体曝光同仁堂子企业委托盐城金蜂生产的“北京同仁堂蜂蜜”有恶意伪装问题,涉嫌回收过期蜂蜜,变更生产日期。 从2月11日晚开始,上市公司同仁堂向资本市场公布了这一处罚结果:涉事蜂蜜中有2284瓶流入市场,受到1409万元的处罚,正在召回中。 另外,子企业同仁堂蜂业被吊销了食品经营许可证。 之后,北京市纪委市监察委员会认为这件事“会导致国资的严重损失”,对北京同仁堂集团的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梅群等3名公司的领导干部给予了党纪政务处分。 被罚款1409万美元,子企业受到“废武功”,向资本市场发布被处罚的消息,上级纪律委员会也负责,该走的流程都走了,资本市场也简单地选择了“原谅”,2月13日、14日两天,同仁堂股价 那是对顾客的道歉,是玷污同仁堂名声的真诚忏悔。 “炮制复杂,不敢节约人工,但品味高也不敢减少物资”,这也是历代同仁堂人始终遵守近300年的古训,中华商业诚信精神的重要载体。 但是,在这次的同仁堂(也是子企业),发生了回收过期蜂蜜的严重失信败德。 当然,直接回收蜂蜜的是盐城金蜂企业,但你不知道同仁堂把这些过期的蜂蜜返还给加工业者时怎么解决吗? 还是装作明白? 同仁堂作为授权商家的质量管理出现在哪里? 结果,这么多客户愿意花更多的钱买“北京同仁堂蜂蜜”,但不去小加工商,而是买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品牌和诚信。 在以同仁堂乐家为原型的电视剧《大宅门》中,由于偷工减料的问题,白景琦公开烧了相当于数万日元的药。 正是这种“硬气”保持了中华老字号的信用。 这次同仁堂只是例行公事,在资本市场发表了报纸,但没有直接向客户道歉。 这不适合一辈子只吃同仁堂药材的爷爷阿姨吗? 这怎么适合把同仁堂的诚实故事写在作文里的孩子们? 另外值得观察的是,现在很多老字号、知名企业品牌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不愿意赚制造业的“辛苦钱”,愿意变身企业品牌授权,赚钱,甚至直接异化成为“卖品牌” 结果,“卖布告栏”的经营方法和缓解饮用口渴一样,向顾客收取“IQ税”。 这次同仁堂的“过期蜂蜜”也应该唤醒哪个“卖布告栏”的老企业品牌? 知道好企业品牌的“百年不足,坏了就业余”,必须对应百年的骨干业,得到客户的信赖。 “修合没人看,故意有天知”,这是作为近300年老字号的同仁堂最应该明白的道理。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热门:【社论】同仁堂就不向客户道歉了吗?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3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