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7字,读完约3分钟

国庆节前夕

牡丹江站退休职工殷可胜

打开他珍藏的长收藏

一张早就黄了

手写版“连接员”人事令

唤起了殷可胜刚进来时的记忆

那是在严峻的环境下

他和兄弟们团结合作

耐寒安全的往事

……

殷可胜

1949年10月1日出生

退休前是哈尔滨局集团企业

牡丹江站驾驶工厂主任

先后从事过许多车间。

亲身经历过。

牡丹江站舍的两次重建

三次大规模改造

……

以相同频率的节奏和节奏

我感觉到中国铁路的一些变化

感觉到新中国的迅速发展

“我16岁的方法,在调车组工作了14年……当时采用蒸汽机车作为调车机的平面调车员,但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岗位是2调接线员。 冬天冷的时候气温可以达到零下38度。 天冷的时候不想空车走。 你必须加快速度扔车。 你必须抢来完成作业。 连续拔出,高低速,需要剪钩。 大家穿的大毛皮上衣也不合适

热门:1949年10月1日,我和新中国同年同月同日生

担任驾驶现场主任时,殷可胜兢兢业业,毅然闯进,带领驾驶兄弟们创造了车站安全车2920天的行驶记录。 在2000年在牡丹江站编纂的优秀事迹集《群英赞歌》中,殷可胜被称为“牡站运输安全生产屡立战功的悍将”。

“我刚上班有五辆机车。 1996年当工厂主任时变成了8辆机车。 每天处理12000多辆机车。 仅比较有效的调动就达到了6000辆以上,办理了20余对各方向的旅客列车。 第一晚的工作要用洋灯,用手电筒,一夜换两个电池。 之后,车站被改造成机械化的驼峰,手电筒和旗帜用无线代替,一天比一天好。 ”。

热门:1949年10月1日,我和新中国同年同月同日生

小变化见证了大的迅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和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车站也加快了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步伐。

劳保用品从第一件大毛皮上衣变成了轻便温暖的工作服,车间逐渐改造升级,实施上下驼峰自动化改造、新的驾驶四场、电气化联锁设备改造、东边驾驶线路延长等大型施工,牡丹江站 对此,殷可胜感慨万千。

殷可胜与铁路有着深厚的情谊,他藏有接近30张人事令、10多张员工证、代表证等,有50多本荣誉证书,这些火红的荣誉证书承载着殷可胜一生的铁道情。

“我是和新中国同年的旧铁路,和钢轨交往了44年,见证了新中国的不断强大,国家铁路的高速发展。 现在的高铁真快,方便,舒适! ”。

9月18日,殷可胜参观牡丹江站,是集合了车站调度大楼和东、西、富江场信号大楼所有功能的牡丹江站调度指挥中心,他对车站工作场所和办公环境发生的天地变化感到钦佩。 “我当驾驶主任的时候,车站一共有三个信号楼,距离近7公里,交替作业、巡逻设备不方便,现在就实现四楼的一体化,办公设备的高科技、现代化、指挥作业的准确度,我们这一代人真想不到! ”。

热门:1949年10月1日,我和新中国同年同月同日生

哈牡高铁开通后,殷可胜多次乘坐高铁旅行。 他说,在新时代,铁路运营商保持安全、畅通的责任更重,铁路人员必须秉承新时代的铁路精神,使人民铁路永远保持在人民的初衷,振奋起来,勇往直前。

“人民铁路”报业有限企业自媒体中心

牡丹江站文芳阁业室

牵着手表现

文图:王伟峰

苏迷

标题:热门:1949年10月1日,我和新中国同年同月同日生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3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