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6字,读完约3分钟
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获取各种信息和服务,互联网服务机构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信息。合理使用该信息的界限在哪里,服务机构是否有资格和能力安全地保存用户信息,这些问题应尽快纳入监管范围,并系统地加以澄清和界定。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披露调查报告》显示,app个人信息披露整体形势相当严峻,app已成为个人信息披露的重灾区,85.2%的人遭遇过个人信息披露,14.8%的人没有遭遇过个人信息披露。消费者个人信息披露后,约86.5%的受访者受到销售电话或短信骚扰,约75.0%的受访者收到欺诈电话,约63.4%的受访者收到垃圾邮件,排名前三。
随着网络消费时代的到来,信息服务迅速普及,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线上线下服务迅速融合,网络通信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迅速普及,消费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享受各种线上线下服务。下载手机应用已经成为互联网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app是否重视保护用户的信息隐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用户在线信息的安全性。然而,根据调查,目前大多数应用在这方面的性能似乎并不令人满意。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曾因下载应用程序而被销售电话或短信骚扰,这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注脚。
用户隐私披露的复杂性在于,根据相关规定,用户在使用个人用户信息时应事先获得通知和授权。如今,在安装和使用移动应用时,用户通常需要阅读应用许可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这很容易导致尴尬:即使应用程序后来被怀疑将用户信息用于其他目的,也可以说它是以授权的名义使用的,消费者可能很难捍卫自己的权利。
事实上,这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应用程序已经被授权使用用户信息,但个人信息的授权范围在哪里?从表面上看,用户在安装应用程序时的授权是完全自愿的,但大多数情况下,用户没有完整和充分的选择。例如,如果大多数应用程序不能授权它们获取个人信息,用户只能选择卸载而不能使用它。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授权是强制性的,因为未经授权就使用它是非常普遍的,而用户的选择权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这在本质上使得授权成为一种仪式。
因为授权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成为一个象征性的程序,当用户安装和使用移动应用程序时,很少有人阅读应用程序许可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大多数人只是偶尔阅读,从不阅读。一方面,它进一步削弱了用户的隐私观念和个人信息保护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增加应用平台的运气,使其更无畏地提出不合理的授权要求。
为了规范个人信息因应用授权而泄露的现象,目前最大的约束不是是否有授权,而是授权的合理界限模糊不清,用户难以把握,客观上给了一些平台和商家一个机会。例如,平台或商家事后通过电话或短信骚扰用户,这可能超出了大多数应用获取用户信息的正常权限。此外,即使是合理的信息获取,如何保存和使用所收集的用户信息也应明确规定。目前,相关政策只要求app在授权下使用用户信息,但对如何使用和保存信息没有具体的限制性监管,因此不应继续存在明显的漏洞。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获取各种信息和服务,催生了新的互联网服务经济。同时,这也意味着每个互联网服务机构都可能掌握大量的用户信息。合理使用该信息的界限在哪里,收集用户信息的服务机构是否有资格和能力安全地保存用户信息,这些问题都应尽快纳入监管范围,并进行系统的澄清和界定,以最大限度地规避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
标题:“八成用户隐私被泄露”的沉重拷问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