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57字,读完约2分钟
怀柔科学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在中关村科技城所在的海淀区,平均每天有50家科技公司诞生...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创新和发展是唯一的出路。在过去的几天里,记者在北京发现,加快高端创新元素的集聚,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北京这个千年古都和创新之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从追求“大而全”到注重“高精度”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那就是拥有核心技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梁胜说。
随着一系列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积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地位,2018年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只是北京深刻变革的一个缩影,深刻变革进一步确定了城市的战略定位,并在五年前重新启动。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制药公司R&D实验室(3月26日摄)。新华社(张居克摄)
从聚集资源促增长到缓解功能促发展,从追求“大而全”到注重“高精度”,从扩大增长到降低质量——剥离“白菜帮”,做好“白菜心”,北京牢牢把握缓解非资本功能的“牛鼻子”,坚持严格控制增量和缓解存量相结合,在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缓解转移中双向努力。
2014年,北京率先制定了全国禁止和限制新产业目录。截至2018年底,批发零售、制造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限制类行业新设立的市场主体数量大幅下降,从2013年的47.4%降至21.9%;科技服务业、体育娱乐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市场主体比重由25.1%上升至50.5%。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2017年12月,北京宣布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和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十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意见》。北京还先后出台了5g、人工智能、医疗卫生等行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方案,努力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疗卫生行业创新发展的“双动能”。
“创造”并看到未来。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323.6亿元,占全市gdp的27.4%;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548亿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形成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
"新动能的培育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北京经济和信息局副局长毛董军说。
密植高精度产业发展“土壤”
人工智能芯片,矫形外科机器人...北京北四环西路67号中关村前沿科技创新中心的一批前沿科技产品令人耳目一新。
"在这里落户的企业首先是高科技企业."员工介绍。
近年来,中关村管委会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颠覆性新材料、前沿生物等前沿领域,通过公开路演,对选拔培养机制和制度进行了开创性的改革和探索,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梦想“高精度”需要肥沃的创新“土壤”。
一系列数据和成果让北京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满信心:2018年,北京全社会研发实验(研发;d)基金投资强度居全国首位;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3.6%和15.5%;每万人发明专利数为111.2,居中国首位。
梦想“高精度”需要科技创新的载体。
2017年9月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2035)》明确了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路径,形成了以中关村科技城、怀柔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为重点的空空间格局。
“目前,‘三市一区’发展规划基本完成,呈现出特色发展新格局。”市科委副主任杨说。
一系列创新的R&D机构,如设立300亿元科技创新母基金、设立致远人工智能研究所等。,需要在创新中发挥“第一步”。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举措。
这是园区企业自主开发制造的芯片产品,在中关村东胜科技园拍摄(3月25日拍摄)。新华社(张居克摄)
中国首个28纳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最小芯片发布;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光谱仪传感器……一系列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申请专利86395件,同比增长17%,专利授权同比增长24.4%。2018年,授予的发明专利数位列国内企业前十名,京东和联想“榜上有名”。
把握创新意味着把握发展,寻求创新意味着寻求未来。
标题:逐梦“高精尖”——一座创新之城的不二抉择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