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6字,读完约4分钟

作为资本保全和金融管理的替代品,结构性存款仍然炙手可热。2019年2月,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达到112259.6亿元,首次突破11万亿元大关。

根据荣360的监测数据,3月份各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较2月份有所上升,20万元大额存单利率达到2018年3月统计以来的最高值。在3月的最后一周,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发行数量达到了161种,这是今年最高的周发行量。市场分析中的一些指标指出了季末提取外汇储备的压力。

结构性存款首超11万亿元幕后:银行"轰炸式营销"遭吐槽

与此同时,许多投资者向《证券日报》记者报告称,他们经常收到银行推销结构性存款的短信,有些银行甚至每天发送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广告。

二月份结构性存款规模

第一次超过了11万亿元

自今年年初以来,结构性存款的发行仍然火爆。根据央行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2月,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达到112,259.6亿元,同比增长2447.43亿元,环比增长2.23%,首次突破11万亿元大关,再创新高。

据荣360不完全统计,3月最后一周(3月22日-3月28日),结构性存款产品发行数量达到161种,比上个月增加19种,为今年以来最高周发行量。从平均预期收益率来看,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6%,与前期持平。在发行量方面,发行量最大的三家银行是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中国银行。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是华夏银行,为5.59%;其次是东亚银行,平均预期最高回报率为5.48%。

结构性存款首超11万亿元幕后:银行"轰炸式营销"遭吐槽

自去年以来,结构性存款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一些披露结构化存款数据的上市银行年报证实了这一现象。例如,平安银行2018年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本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4335.62亿元,同比增长99.2%。

一些行业分析师表示:“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结构性存款仍是一种存储武器;从存款人的角度来看,结构性存款期限短、利率高,甚至收入下限也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

结构性存款产品

“碳营销”

“* *银行推出了新的结构性存款品种,并提高了收入,预计两个月的年化回报率为3.6%或1.25%,四个月的年化回报率为3.8%或1.35%,六个月和一年内可享受更高的利率。保持资本,兼顾收益,优化投资。”

“* *银行挂钩美元结构性存款,91天,预期年化收益率4.0%,保证浮动收益。”

“亲爱的客户,手机银行专属结构性存款正在出售,期限为36天。预期最高年化回报率为3.75%,购买金额为1万元。”

以上内容是一些银行发送的结构化存款销售信息。一些投资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个别银行甚至每天不间断地发送结构性存款产品。”

事实上,尽管一些投资者说这些短信“令人不安”,但银行的营销效果仍然显著。一位投资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些结构性存款产品的确卖得很快。我去银行咨询的时候,遇到产品卖完的情况。”

除了增加结构性存款的发行外,银行的另一种存款收集工具大额存单的利率也普遍提高。根据荣360数据研究所对35家银行大额存单的利率监测,3月份从20万元人民币购买大额存单的利率持续上升,均较基准利率上升50%以上,达到2018年3月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结构性存款首超11万亿元幕后:银行"轰炸式营销"遭吐槽

《证券报》记者走访银行网点,发现大多数营业大厅内设有公告板或小黑板的银行网点,都将颇受欢迎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大部分标语都是“存款热销产品,保本保利,先到先得”。此外,在部门网点还放置了两个小型宣传黑板,一个用于“结构性存款”,另一个用于“大额存单”,以吸引不同的投资者。

结构性存款首超11万亿元幕后:银行"轰炸式营销"遭吐槽

这些结构性存款产品列表不仅在网点大厅占据了最突出的位置,而且在许多银行的手机银行主页上也以“C”的位置首次亮相。

以某城市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为例,该行的“结构性存款”栏目排名第一,在首页六大热门活动中,有三项是结构性存款产品,即一项“支付客户专用结构性存款”和两项“手机专用结构性存款”。

以一家股份制银行为例。在手机银行主页上的五种流行产品中,有两种是结构性存款。

标题:结构性存款首超11万亿元幕后:银行"轰炸式营销"遭吐槽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