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4字,读完约3分钟
全球技术标准之战已经开始!中国应该从这里开始-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技术标准的争议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在5g通信领域,西方政府开始使用更多的政治排他性措施,将中国企业排除在国内市场之外。在2019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中,美国要求联邦政府机构不得购买或获得任何“受控通信设备或服务”,并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了无法满足的技术标准。如今,类似的做法在更多的西方国家被广泛使用,并且似乎正在成为通过定制技术标准来保护国内技术市场的一种常见手段。
中国不是唯一的目标。欧盟针对美国互联网巨头谷歌(Google)和脸书(Facebook)发布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这些公司在欧洲的运营施加了多重限制和严厉的惩罚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这些公司利用其用户和数据优势获取巨额利润,强化了它们的垄断地位。欧盟还希望利用该法案向世界推广欧盟版的数据保护原则和道德规范。
各种形式不可低估
目前,全球技术标准争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给技术产品附加伦理和道德标准。欧盟的Gdpr就是最突出的例子。最近,欧盟也在加快人工智能的伦理体系设计,试图引领这一领域的全球标准。一些美国政治家也提出了建议,要求在信息产品和服务中附加“人权”和“民主”等附加条件。
第二是将附加的技术要求和政治目的附加到技术产品上。美国提出的“受控通信设备”属于这一类。2018年12月,澳大利亚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技术公司提供加密信息,并引入了“合法拦截”的概念。虽然这一额外措施表面上是为了满足反恐的需要,但也可用于更广泛的信息监测。
三是抓住技术标准的主导力量。在通信和消费品等跨国流通领域,全球技术标准主要由第三方决定,但各国可以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施加影响,试图使标准更有利于国内企业。例如,在5g标准的设计中,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所有制造商将对全球通用技术标准进行投票。在消费品领域,国际标准化组织指定的iso标准也是各国企业普遍遵守的原则。在推广和设计这些标准的过程中,国家也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有必要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着眼于未来
事实上,关于国际标准的争论并不新鲜。从历史上看,各国以技术标准作为门槛来保护本国市场的情况并不少见。日本使用严格的安全标准来阻止大多数美国汽车进入日本市场。然而,科技领域的技术标准之争有其特殊性,中国需要借鉴历史经验,着眼未来。
一方面,融入世界,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仍是主要趋势。全球化是中国高科技产品走向世界的最佳途径。
另一方面,加强技术标准“话语系统”的建设。关于技术标准的争论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国际社会和全球公众舆论的广泛认同问题。在这场竞争中,西方不仅强调技术优势等硬实力,还重视宣传和塑造其标准的软实力。西方借用西方社会大量熟悉的、高度煽动性的语言和隐喻,为当前针对中国的限制性措施编制了一套完整的“冷战话语体系”。中国应该针对被西方抹黑的内容提出一套令人信服的“话语体系”,并适应保护隐私、保护信息安全、避免科技垄断的全球趋势。
此外,充分发挥企业、学术界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总的来说,世界范围内技术标准的竞争与合作往往由生产者和企业、社会等最终消费者主导,政府为辅。基于这一现实,中国也应该准备在“多方利益相关者”模式下参与全球技术标准竞争。
标题:全球技术标准之争愈演愈烈 中国迎战应从哪里入手?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2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