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5字,读完约3分钟
燕乐
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这是客观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处于合理区间。但是,仍然有必要正视经济下行的压力,采取必要的对策。
至于今后如何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两个方面做文章:一方面,依靠财税、货币政策和相机调控的定向调控,加快市场化改革,弥补各种不足,激发各种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和推广新技术、新形式、新模式等新动能。这两项措施应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单纯依靠某个部门出台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更应该强调政策协同。在这方面,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和统一非常重要。
如何突破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障碍?央行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今年9月,央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统计纳入社会融资总量,为更好地协调和整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创造了条件。此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交叉更多地体现在国债现金存款的竞价上。
笔者认为,中央银行的变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从金融的角度理解稳定、中性的货币政策,从货币的角度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实施。因为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仅靠货币领域很难疏通货币政策,而国际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策的空性。此时,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必要勇敢地站出来。
可以预见,在后续的政策运用中,减税、减费、货币精准滴灌等政策的强化,必然会导致全面发酵,进而聚焦于重点改革和急需发展的领域,形成一池活水,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我们已经尝到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和拓展新动能的甜头。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毛胜勇表示,今年前三个季度,新注册企业超过500万家,平均每天超过1.8万家。新兴产业也在加速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1.8%、8.6%和8.8%,明显高于规模以上所有行业的增速。以新业态为例,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长27.7%,保持快速增长。
这组数据表明,新动能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增添了强劲的后劲。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11月6日下午与国际主要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举行的第三次“1+6”圆桌对话中指出的那样,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大市场,拥有8亿至9亿劳动者和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者。随着商业环境的不断改善,他们的创造力不断释放,新的动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需要出发,以下财税政策将主要集中在减税、减费和发行债券上,而货币政策应疏通政策传导渠道,通过RRR减息等措施及时、适度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形成政策协同效应,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同时促进新的经济动能的培育。
标题: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降准减税培育新动能不可少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