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5字,读完约4分钟
2018年10月27-28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德国国际合作署联合主办的第84届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口举行。与会者深入讨论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改革。
国有企业的发展有赖于改革的突破
与会专家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应凝聚改革共识。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任邵炳仁指出,重大改革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讨论和思考,国有企业改革要在确立正确改革方向、形成共识的前提下真正深化。中国投资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刘认为,当前国有企业混业改革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国有企业“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传统认识在实践中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第二,国有资产改革不到位,未能打破障碍,扫清发展障碍。
与会专家还表示,国有企业改革应进一步明确目标。原吉林省省长、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洪虎建议,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建立现代经济体制的任务,加快完善国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推进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市场制度改革,加快布局优化,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重组,构建现代国有经济治理体系,增强国有经济治理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委书记陈清泰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在于保持公有制和国有经济的大份额,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命题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搞好搞活”转变为如何在不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把公有制和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一些专家认为,国有经济应该更加注重提高人们的收益感。洪虎认为,国有资本和国家投资应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重点是提供公共服务和发展重要的前瞻性战略产业。陈清泰指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有经济的政策职能应该大大转变为利润职能,资源的直接配置和政府对配置的干预应该大大减少。同时,国有资本的投资收益可以作为公共财政的补充来源,弥补财政必须支付的制度变迁中积累的历史债务和民生需求。
有必要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参与者
与会专家表示,要努力解决政府“管企业”的问题,国有企业深层次的制度性问题最终要通过企业制度来解决。洪虎建议,大多数国有企业可以实行以公司制为主要实现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可以根据需要保留少数国有企业。国有独资企业要转变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改革公司制度,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协调运行和有效制衡。国有企业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只能在已经完成公司制改革的企业中进行。
一些专家表示,有必要打破“姓国姓民”的限制,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陈清泰认为,人为地确定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经济总产出中的比例以及哪个所有制保持“控制地位”,不符合资源市场配置的公平和效率原则。除了少数非常特殊的领域外,各行业各类企业的比重应该是市场竞争的结果,高的和低的是动态的,不需要特别注意。国家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路指出,中国的商业环境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公平竞争的问题。第二,政府过度干预的问题。在一些地区,市场化程度有所下降,表现出政府过度干预和过度参与资源配置的问题。在下一步改革中,“竞争中立”应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与会专家还表示,要加快市场开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关键是随着服务业市场的开放,释放市场化改革的新红利。打破服务业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促进服务业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推进国有资本在服务业的战略性调整;形成市场决定服务价格的新机制。洪虎指出,国家要制定统一的法律,保护企业职工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这种法律法规不取决于企业资本的经济构成。
尽快转向“管理资本”
与会专家表示,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有必要将“管企业”改为“管资本”。陈清泰建议加快以“管理资本”为重点的改革。通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连接和隔离,政府和企业可以分离,对各类企业来说“一碗水平”。国有企业的政策功能仅限于市场失灵领域;在竞争领域,企业不再被用作政府行使职能的工具。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的运作侧重于投资收益,不再寻求“控制”该行业;明确列出国有企业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
标题:打破掣肘实现国资国企改革新突破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