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5字,读完约5分钟
作为一项重要的先行指标,最近公布的制造业pmi在7月份保持在51%以上的高水平,表明制造业继续扩张。然而,采购经理人指数较上月略有下降,尤其是由于国际贸易摩擦,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均跌破50%的临界点。
“当前经济运行平稳过渡,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前几天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不仅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的良好经济形势,而且科学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识别总体趋势,稳定和改变,不要改变到好的基本面
回顾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和进步,同时保持稳定态势。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6.8%,连续12个季度保持中高速运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全社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实物指标持续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中国经济“稳定”的势头继续巩固,“好”的局面继续出现。
尽管困难重重,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忧虑。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是稳定的、变化的,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从国际角度看,尽管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但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宏观政策分化、国际竞争性减税和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加了。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势头的时期。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纪宁哲说。
要判断中国经济,我们不仅要看到复杂环境的“变化”,还要看到总趋势的“不变”。
纵观全球,中国经济长期改善的基础在于,良好的弹性、足够的潜力和巨大的机动空间这些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劳动力和数亿市场主体,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消费潜力,凸显了中国经济的“特色”。
纵观中国,中国经济的长期良好基础在于高质量发展的前进趋势没有改变。摒弃“唯gdp论英雄”,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改善环境、提高质量。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垫脚石作用更加巩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新旧动能不断转换,显示出中国经济的“气质”。
“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典型的大国经济,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巨大的内需潜力。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继续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表示:“来自外部的任何压力最终都将成为发展的动力。”
主动适应形势,稳中求进,巩固基本经济磁盘
稳定有变化,更需要积极应对变化,夯实大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为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经济发展开出处方”,其中稳定就业、稳定金融、稳定外贸、稳定外资、稳定投资、稳定预期六大“稳定”备受关注。
“这是中央政府根据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安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稳定”一词是先行词,主动回应,是下半年做好经济工作的主调。
稳定就业是稳定增长的主要目的之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哈曾友表示,国际贸易摩擦给中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稳定带来了不确定性。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就业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完善政策储备。
但是,“稳定”不是无所作为,机械地争取稳定,也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路,而是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争取成功,既保持经济社会的整体稳定,又促进结构调整,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争取进步。
金融稳定取决于实体。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曾刚表示,稳定金融意味着更好地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相结合,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优化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
质量是稳定外贸的关键。商务部外贸司司长表示,要加大培育新贸易形式的力度,推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和创新发展,积极扩大进口,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稳定投资取决于结构。李佐军认为,投资不应投资于过剩产业,而应弥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不足,投资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的领域,通过有效投资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根据时间移动,根据情况寻找。专家认为,当前的关键是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与合作,形成政策合力,制定精确的政策,从而对中国经济运行形成良好的预期,在保持稳定趋势的同时保持进步。
保持一定实力,深化改革,走向高质量发展
形势越复杂,我们越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战略实力,切实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坚定不移地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前进。
标题:应对稳中有变 迈向高质量发展——解析中国经济的关键之举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23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