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9字,读完约4分钟
根据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下半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性加大,这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相适应。在这一政策调整和优化的背后,凸显了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这是中国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的预调整、微调和定向调控。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会选择“洪水灌溉”的道路。
回顾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8%,连续14个季度在6.7%至7%的狭窄区间内波动。总体而言,中国经济继续稳步发展,弹性依然强劲。然而,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实际上面临着更大的经济下行压力。
一方面,对经济稳定的支持经不起推敲,这反映在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居高不下,主要依靠征地,地方政府仍然没有改变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自4月份以来,ppi已连续第三个月上升,这推动工业企业利润在第二季度继续提高。然而,价格反弹主要来自供应收缩,而非需求复苏。此外,今年上半年,贸易强劲,但存在“抢购”成分,而基础设施投资和消费明显恶化。
另一方面,美国挑起的这一轮贸易争端越来越严重,对中国经济的拖累效应将逐渐显现。据有关估计,根据中国和美国将征收的关税规模,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放缓0.1-0.5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如果不采取对冲措施,中国的gdp增长率可能会降至6%甚至更低。
随着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速经济增长不再是一个硬性要求,而且中国正在逐渐淡化gdp增长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的经济停滞是可以容忍的。考虑到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阶段性目标,中国正处于对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外应对贸易摩擦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仍有必要。因此,不难理解,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思想,其目的是稳定增长。谈到经济对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
在财政政策方面,会议呼吁“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主要重点是降低税费和加快地方专项债务。在减税方面,预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在“改革和完善增值税,按照三、二档调整税率水平”和“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与此同时,会议提出今年要加快发行和使用1.35万亿元地方政府特别债券,并呼吁“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初步成效”。预计今年下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将停止下降并趋于稳定。
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呼吁“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是紧缩和适度的”。与上一次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相比,删除了“保持中性”和“管理货币供应总闸门”的表述,再加上“鼓励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发行金融债券”,预计今年上半年尤其是5月和6月将缓解“信贷紧缩”。结合央行4月和6月两次有针对性的RRR降息,此次会议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的真正意图是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认为此次政策调整意味着明显的政策转变,中国即将迎来新一轮“大放水”的观点是有偏差的。应该说,这一调整确实揭示了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放松,但不难发现,未来中国经济将更多地依靠新旧动能的转换来强化新经济,扩大内需将不再依赖大规模的房地产基础设施。当然,考虑到新经济目前还没有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依靠,并且受到贸易争端的巨大外部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在短期内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反周期稳定器。
当形势发生变化时,政策自然会得到优化。中国的市场参与者很难对付,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波动范围很大。下半年,中国宏观政策将保持稳定,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国内生产总值不会停滞不前。同时,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内外压力,尤其是贸易摩擦。
标题:高质量发展不靠“大水漫灌”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2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