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4字,读完约3分钟
在西非之角的塞内加尔,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对有着100年历史的传统摔跤风格情有独钟。每当有重量级比赛时,都会有一万人在首都达卡的空巷参加。摔跤一直是塞内加尔的国粹。然而,没有现代的民族摔跤场地,这一直是当地人的“心结”。
7月22日,象征中国和塞尔维亚友谊的塞内加尔竞技摔跤场正式移交。这座标志性建筑占地约18,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0名观众。这是非洲第一个现代摔跤场。
当我走进摔跤场时,我看到206.9米长的钢帐篷就像摔跤冠军戴的“金腰带”,横跨在体育场上。三个红色、黄色和绿色的看台分别从南面、北面和西面包围着摔跤沙。
"从那时起,塞内加尔人民的摔跤梦想和体育梦想就已经扎下了根."塞尔维亚体育部长马塔尔·巴表达了他的感受。然而,自2016年被无数人期待的摔跤场项目启动以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接踵而至。
“你能想象吗?这里曾经是一片满是泥土和杂草的沼泽。”中国湖南建设工程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摔跤场建设的副总经理李超还记得他刚来时的感受: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每年7月至10月是塞内加尔的雨季。由于沼泽地区地下水位高,连续降雨和排水困难容易导致基坑坍塌,经常造成返工,影响施工进度。李超回忆说:“很长一段时间,十几个打桩机平均每天只能打一到两桩。”“真是令人沮丧!”
令李超感到头痛的是,除了异形构件多、钢雨棚跨度大等技术问题外,还有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大等困难,各种不利因素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难度。
虽然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但这支施工队伍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担任援外工程项目技术组组长15年的薛立春表示,为保证工程质量,整个工程严格按照国内监理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推进,材料质量得到保证;他们还实施质量检查系统,由质量检查员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项目成为真正的高质量项目。
此外,中方人员还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的理念,实施“一对一”的施工技术指导和技术教学,提高当地工人的操作水平和施工管理能力。
53岁的塞内加尔技术工人阿马杜·西塞(Amadou cisse)在2016年勘探期间加入工程团队,见证了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他说,参与塞内加尔人民长期渴望的摔跤场建设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中国人民愿意把技术知识传授给我们,这让我深受感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湖南建工集团也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捐赠”活动,向当地贫困家庭送去生活物资和慰问金;积极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清理社区排水渠道,为学校修建儿童足球场等。,赢得了当地人的广泛赞誉。
夜幕降临时,灯火通明的摔跤场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映衬着夜色,常常吸引路人驻足欣赏。“只要我看到当地人在摔跤场前拍一张开心的照片,我的眼睛就会变红……”现在,李超的心情与两年前大不相同。
塞内加尔竞技摔跤场是中国和塞尔维亚深化合作的缩影。从塞内加尔国家大剧院到黑人文明博物馆,从儿童医院到体育健身公园……近年来,中塞关系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互信日益增强,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和塞内加尔虽然相距遥远,但许多合作项目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心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张勋表示,他相信,中国和塞尔维亚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在更多领域、更多层次上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为建设中非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标题:通讯:西非之角的“金腰带”——“中国造”塞内加尔竞技摔跤场谱写两国友谊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2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