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5字,读完约4分钟
目前,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正在加速大学教育机制和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4月1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消息称,2019年,安徽省33所本科院校(包括独立学院)新增76个本科专业,其中安徽工程大学被批准为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这是中国第一个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2019年,只有8个省的大学获得批准。
同样,为了适应新兴产业的崛起,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更加灵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如今的大学毕业生不再盲目向往“高工资、高福利的白领”。近年来,健身教练、电子竞技运动员、美容博客甚至现场直播人员等专业人员的工资已经“放宽到10,000英镑以上”,这种情况迅速发展并出现,为毕业生就业多元化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大学生选择传统意义上的工作的国有企业和外资比例开始下降,更多的毕业生开始关注更符合自身个性化发展的中小企业就业。
据专家访谈,随着高校教育机制向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调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逐渐发生变化,这是我国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新经济和工业的迅速崛起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具有各种经济成分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各种就业机会。
灵活就业已成为新的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虽然2019年有834万大学毕业生在为工作而战,但大多数高校在2018年宣布了新的就业目的地,灵活就业正成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新选择。
灵活就业,又称非正规就业,一般指兼职、临时和弹性工作等就业形式。据统计,201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灵活就业率分别达到28.6%、14.7%和47.5%。
为什么高校的弹性就业率开始上升?《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名记者发现,在全国范围内,尽管一些高校为满足就业率而设置了“潜规则”,但许多大学毕业生并不购买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许多大学毕业生有自己个性化和灵活的择业观。
无忧未来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解释说,近年来的一个趋势是,越好的大学就业越灵活,这反映出很多顶尖大学招聘会的实际效果普遍不好,学生求职的热情越来越低。
2018年11月15日,七所学校的毕业生联合招聘会在上海松江和浦东举行。财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先企业数量众多,占近30%,提供了5万多个就业岗位,涵盖先进制造业、高科技、物流和金融。
但出乎意料的是,据媒体报道,招聘会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远远超过了申请工作的学生数量。在上海高校最集中的松江大学城举行的现场招聘会上,只有五六千名大学毕业生前来现场报名。
前上海电机大学学生处教师武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主要出生于1995年后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表现出更加注重自主选择、个性发展和自我发展的特点。从九点到五点的传统“刚性”就业模式正在削弱其对新一代毕业生的吸引力,他们更喜欢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更加自由的就业模式。
在此背景下,记者也注意到,选择进入大企业和大单位“报名就业”的毕业生仍然是主流,但随着新经济产业的迅速崛起,由此产生的新职业正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新选择。
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法语系学生杨(音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通过这个网络平台,他感觉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开始从事新的职业,比如主播、博客写手和健身教练。总的来说,虽然我周围的大多数学生仍然会优先考虑更传统的白领,但他们的择业观念已经变得更加开放和多样化。
“例如,中国东北的许多学生选择当主播来赚外快,一些学生毕业后将成为公共数字作家。”杨告诉记者,如今,许多应届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通常,这些新职业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其他因素,这也是一些年轻人重视的个人发展需求。
就业的概念已经加速
事实上,灵活就业概念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职业的选择上,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属性的变化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的雇主和工作行业越来越明显。从2018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从事第三产业服务的高校毕业生比例大幅上升,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民营企业工作。
标题:健身教练、美妆博主月薪轻松过万 新业态“加速”崛起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9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