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9字,读完约3分钟

两个月前,吉林省洮南市的一个家庭农场从CPIC财产保险公司获得了80万元的玉米收入保险赔偿金。这笔“应急资金”稳定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农业恢复再生产的能力。这是众多保险理赔案例之一,也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金融服务发展的生动写照。

打好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组合拳”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金融服务三农发展作出了具体安排,体现了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性和改善金融服务的紧迫性。

长期以来,由于“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益”,农村金融服务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也是中央政府相关文件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监管部门相继出台支持农业的金融政策,鼓励保险机构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支持农业的信贷和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的金融资源不断增加,农业金融服务不断改善。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33万亿元,同比增长6.6%。2018年,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3.5万亿元的风险保障,同比增长24.2%。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领域有许多艰巨的任务必须完成,这就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按照扩大面积、增加产品、提高标准的要求,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扩大农业巨灾保险试点和“保险+期货”试点。

“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农业收入,促进农业投资,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都致力于改善农业保险在其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表示,要扩大范围、增加产品、提升标准,必须优化保费补贴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特别是多层次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打好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组合拳”

近年来,一些保险机构抓住政策机遇,在丰富农业保险产品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去年,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开发了400多种农业保险产品,包括281种种植业产品、114种水产养殖业产品和16种林业产品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建国表示,公司还为河北、山东等10个产粮大省开发了巨灾保险产品,并实现了开票,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

打好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组合拳”

为“三农”健康发展服务,金融机构应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保险机构擅长提供风险保护,而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提供资金和活水方面大有用处。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放开金融服务三农的各个环节,建立县域银行金融服务三农的激励约束机制,使普惠性涉农贷款增速普遍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逐步回归,服务当地“三农”。

打好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组合拳”

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监管部门将通过对监管指标的量化评估和监管措施的刚性约束,对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定位进行整改,确保其落实中小银行的定位要求,全面提升“三农”服务效率和水平。

这位负责人表示,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当地主要的法人银行机构,扎根当地,致力于服务,可以更好地帮助商业实体解困,促进金融与农业、农村与农民的良性互动、共生共荣。

专家建议,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的金融服务的良好结合,要求监管当局充分利用差别准备金率和差别监管等政策,有效降低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门槛。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提高金融服务准确匹配的能力,加大对农村振兴和扶贫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标题:打好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组合拳”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