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5字,读完约4分钟

在传统标准下,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不能再仅仅关注“弱势群体”。工人们需要追求更“放松”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要在一夜之间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我们必须尽快面对。

最近,996工作系统再次成为“热点”。据媒体报道,在程序员圈的知名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有人推出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意思是“工作996,病icu”。“996”指的是许多企业中程序员的工作状态,从上午9: 00工作到晚上9: 00,每周工作6天。这个项目得到了大量程序员的响应。

“996制”遭抵制 加班文化需重新审视

“996工作制”的具体起源很难研究,但它几乎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一个潜规则。通常人们认为互联网行业是高薪的代名词,而996工作制揭示了其魅力背后的另一面。

互联网行业的特点,如快速迭代和不间断服务,确实与传统的“八小时工作制”形成了客观的冲突。目前,996系统的推广与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的新的发展周期紧密对应,这是有经济规律支持的。这是一个现实,在审视互联网行业的加班现象时,必须理性地理解。

“996制”遭抵制 加班文化需重新审视

然而,承认行业的相对特殊性并不意味着加班是合理的。首先,随意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加班或不支付相应的报酬都有违法嫌疑,互联网行业也不例外。其次,996体系的实施往往伴随着企业文化、敬业精神、努力工作等花言巧语的包装,无形中强化了一种病态的“加班文化”,这种文化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因此我们应该更加警惕。

“996制”遭抵制 加班文化需重新审视

事实上,从各方反馈来看,加班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不是互联网行业独有的现象。尽管互联网行业的996工作体系具有多重维度,不应单方面理解,但基于整个社会的劳动状况,加班文化应该得到系统的反映。

总的来说,加班实际上是为了用高人力投入换取企业和社会的运营效率。然而,在效率的另一端,其背后的社会成本可能被忽略。从小的方面来说,这是员工的健康和休息的权利;从大的方面来说,是社会运行的低活力和高成本。

“996制”遭抵制 加班文化需重新审视

对于企业来说,过度依赖员工加班也可能抑制改善管理的动力。这一轮996工作制引起了程序员的集体抵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模式,跟不上劳动力成本增加的现实。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未必是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程序员抵制996的背后,社会对加班和劳动强度的认知正在更新。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第八次全国职工状况调查显示,劳动关系主体及其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部分职工的思想状况呈现出“三个转变”,即从被动的维权到主动的诉求,从追求生存权益到追求发展权益,从追求物质权益到追求精神权益和民主权利。“年轻人宁愿拿货也不愿去工厂”,这也反映出年轻人对工作自由和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要求更高。

“996制”遭抵制 加班文化需重新审视

工人权益的提高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个人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状态也是衡量社会以人为本指数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倡加班、将斗争等同于正常的“加班”状态、强迫年轻人“割除空”的工作机制和社会文化,明显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核心。

“996制”遭抵制 加班文化需重新审视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再以某种“低标准”对待加班和人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当然,这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而是包括整个社会系统。例如,就业机会、生活费用、工人权益的法律保护以及许多其他外部问题。

从10年前引起社会关注的富士康加班现象,到象征着高薪程序员主动“捍卫自己的权利”,这一变化提醒社会要保护工人的权益,不能再仅仅关注传统标准下的“弱势群体”。新的社会劳动权益也表明,我们需要追求一种更“轻松”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要在一夜之间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我们必须尽快面对。

标题:“996制”遭抵制 加班文化需重新审视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