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9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视点”微信公众账号佳张展鹏

新华社观点3月9日报道,5月5日提交给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代表和相关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有利于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育公平。建议加大应用推广力度,完善政策措施,营造既鼓励企业创新又保障师生权益的产业发展环境。

帮助教育公平

课堂上使用的电子白板已经被触摸屏取代,著名的教师课程可以“逐点”播放...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猗县北城小学校长张淑琴向记者介绍了信息技术给当地教学带来的变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使许多农村学校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张淑琴说。

新华视点:“互联网+教育”加出哪些信号?

通过智能互联共享教育资源,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教学效率...从众多代表提出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教育公平不仅在于打破地域教学资源的限制,还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表示,目前,信息技术正在逐步优化教学方法,使精确教学成为可能。

人工智能应用就是其中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介绍,该校一年级学生使用的是教育智能软件。一个学期以来,教师已经帮助学生在线解决了4949个问题,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了个性化辅导。

“通过大数据分析每个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准确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解释,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一家教育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常陆说,智能算法和知识地图也可以帮助构建智能学习系统,这样学生就可以透过树叶看到森林。目前,一项教育技术每天产生数亿个学习数据。

新华视点:“互联网+教育”加出哪些信号?

叶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江西将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期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育治理能力的提高。

让“教育”的分量更重

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的“添加”。人们期望技术带来更多的“溢出效应”,通过创新使“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并促进从教学到育人的转变。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标尺”。

“你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个性化学生的兴趣。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认为,传统方法只能进行定性分析,不能进行定量研究。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利用精确的数据分析,可以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

新华视点:“互联网+教育”加出哪些信号?

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使学习成为一种能力。

叶认为,要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开展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创新网络学习平台激发学习兴趣。

叶说,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江西将大力宣传教育为“创造者”,加强学生课内外综合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运行信息化的“最后一英里”

发展“互联网+教育”非常重要,围绕它的技术模式创新方兴未艾。然而,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迅速扩大,一些问题逐渐出现。为了更好地利用技术和释放更多的利益,有必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互联网+教育”铺平道路。

“信息技术有助于教育公平,这是基于农村学校有足够的带宽和保证实际使用条件。”张志勇建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基础网络建设,做好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工作。

加强对教学内容和数据安全的控制,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放心使用。“一些学校愿意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但他们也担心潜在的安全隐患。”唐建议,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指导和管理,在保护师生隐私的基础上,加快新技术和新服务的监测和预警,建立系统、技术和服务体系,确保数据安全。

新华视点:“互联网+教育”加出哪些信号?

做好行业“管理”和“支持”工作,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

代表们认为,有必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避免“一刀切”的规定对新技术和应用的影响。以学习应用等教育信息化应用为例,建议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注重服务,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让更多的师生享受教育信息化带来的“红利”。

新华视点:“互联网+教育”加出哪些信号?

标题:新华视点:“互联网+教育”加出哪些信号?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