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9字,读完约4分钟
10月16日,卫星在发射前在发射场被吊起。图/中国新闻社/视觉中国
北京新闻?(记者倪伟)记者从国防科工委和自然资源部了解到,昨天6时57分,海阳-2 B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的第一颗星。未来,将发射海洋二号卫星C和D,形成一个星座,这将大大提高海洋动态环境要素的全球观测覆盖面和及时性。
它可以考虑气象、减灾和水利的应用需求
海洋二号b卫星是中国第二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也是中国civil/きだよ 0号基础设施规划中的第二颗海洋运行卫星。海阳2号乙投入使用后,将取代海阳2号甲,海阳2号甲自2011年8月投产以来已服役7年。
记者从卫星开发商中国航天科技第五研究院了解到,海阳二号B卫星发射后,卫星获得的海风、海浪、海流、海温等海洋动态环境信息可以进一步满足海洋业务的需求,兼顾气象、减灾、水利等行业的应用需求,为国家经济建设、海洋科学研究和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实测数据,在国际地球观测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海洋二号B卫星不受天气、光线等客观条件的干扰,能够全天不间断地提供服务,持续监测海面,形成持续稳定的海洋环境监测和数据采集能力。
后续将推出海洋二号C星和D星
中国海岸线漫长,海洋灾害频繁。海洋二号乙卫星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预报、监测和预警水平,以及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应急能力。从而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服务,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持。
这颗卫星将形成中国第一个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随后将发射海洋二号卫星C和D,这将大大提高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的全球观测覆盖面和及时性。
国防科技局负责海洋二号乙卫星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自然资源部为牵头用户部门,自然资源部下属的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为项目法人。目前,北京站、牡丹江站、海南站、杭州站等地面应用系统及相应的子系统已经建成。作为后续行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将与相关应用单位一起组织卫星在轨测试,以确保卫星按时投入运行。
海洋-2 B和长征-4 B运载火箭分别由China/きだよ 0技术研究所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所研制。
焦点1
海洋2 B星是网络的第一颗星
海阳2号B星总指挥、总设计师张庆军表示,过去一颗星只能在20多天内观察一次整个世界,不能满足海洋运输、海洋渔场、海洋科学研究、海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海洋观测网络,提供快速、高精度的海洋环境数据,海洋二号B星是该网络的启明星。
从2012年到2014年,海阳2-A卫星完成了所有的台风监测任务,在每一次台风的生命周期中至少观测了一次,三年内捕获了79次台风,为台风的科学研究、业务、分析和预报提供了新的准确的数据来源。
张庆军表示,随着海洋卫星网络的不断深入,数据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变得更加稳定可靠,并为更新世界海洋信息数据库提供持续服务。
焦点2
它的寿命为5年,携带6个有效载荷
海洋二号B卫星设计寿命长达5年,配备了雷达高度计、微波散射仪、扫描微波辐射计、定标辐射计、数据采集系统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6个有效载荷。
其中,雷达高度计主要用于测量海面高度、有效波高度、海流和重力场参数;微波散射仪用于观测全球海面风场;扫描微波辐射计用于观测海面温度、水汽含量、液态水和降雨强度;校准辐射计用于为雷达高度计提供大气湿对流层路径延迟校正服务。
海洋二号B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庆军表示,与7年前发射的海洋二号A卫星相比,B卫星增加了两个新的负载:自动船舶识别和数据采集子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可以为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渔业生产活动提供服务。数据收集系统用于接收中国近海和其他海域的浮标测量数据。与A卫星相比,B卫星大大提高了观测精度、数据产品类型和应用效率。
这六个负载使得B卫星的工作频率跨越八个频段,电磁环境非常复杂,这也使其打破了我国卫星天线数量的记录。
焦点3
一天之内覆盖全球90%以上的海域
标题:中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B星”一天覆盖90%以上全球海域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7636.html